标签 社会治理 下的文章+
-
上海这些天因为疫情封锁,出了不少事情。对于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指责从来就没停过,处于困境中的居民,怎么做都是错的一线工作人员……都能理解,个人的困境,工作人员困境。有些时候,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同时,也都是错的……常态社会的道德和原则,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都是失效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永远是有局限的,于是,利维坦永远可以是反派……(a:vim,d:220331)( #社会治理 #现代性 #社会心理 .)
Mar 31
-
因为长期战乱,阿富汗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遗孤家庭,家里的成年男性(包括士兵和平民)死亡或残疾,导致缺少成年男性劳动力。因此,塔利班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女性的管制,默许她们参加工作,部分原因或与严峻的经济形势有关,也一定程度上包括阿富汗与20多年前极大不同的社会心理,以及外部压力相关。(汪段泳)(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Dec 29
-
上海市重新把经济职能下放到街道,不应该简单视为改革走了回头路。一方面,是客观经济形势的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工作,在地化才能更有针对性;还有,基层的很多问题不是纯粹的经济或者社会问题,都混在一起,不能完全剥离——最后,街道帐外资金的问题,可以用别的方式处理好。(a:vim,d:210927)(#上海 #社区 #经济.)
Sep 27
-
问:你的家乡治安很差,犯罪猖獗,请问以下哪种措施对于打击犯罪更为有效? A.组织爱好搏击的区域首富、力大无穷的外星人、跑得很快的小伙子等人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看见犯罪分子就打 B.发展经济,提升就业,大力进行普法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并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犯罪组织与保护伞 (DX-3906@公众号)
Sep 18
-
现阶段,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要求和期待,简单说就是:多干活,少拿钱;不出事,有亮点——翻译一下:非常时期,做好基础社会服务的压力非常大,但政府的财政预算严重吃紧,需要能帮着干活、最好自带干粮的社会组织;知道你们也不容易,但不要搞出点事让大家都为难,如果能干出些能成为的政绩亮点的,有关部门是会尽量帮你们争取各种荣誉和资源的。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a:vim,d:210811)(#社会治理 #政社合作 #社会组织工作.)
Aug 11
-
新加坡组屋++
Aug 08
-
社会(/公益)组织的理事会的核心角色和职能,是为机构提供相关领域的产业生态连接、组织形象展示、资金资源保障、专业技术支持,总的来说:主要是对外的、治理层面的、战略性的部分,理论上他们也最好来自产业链上游。遗憾的是许多社会组织的理事是机构管理者出身,下意识的不是去做外部拓展,而是去做内部管理,这是管理团队和理事会共同的错误。(a:vim,d:210727)(#社会组织 #治理 #理事会.)++
Jul 27
-
城市社区的服务治理工作,如果是以社区自治、或者专业社会组织(包括官办和民办)为重心来开展,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好。一方面,这只是做好社区服务治理工作的基础要素,中观层面的业务和体系机制很难自然演化出来;另一方面,现代性的基本逻辑,社会创新的过程中,矛盾和问题更容易被感知,而正面的东西往往会被忽略。于是,政府表现得更像是在给自己挖坑。(a:vim,d:210622)(#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现象.)++
Jun 22
-
南方边境某省某镇,一段时间贩毒特别猖獗,而且杀一儆百根本没用,前毙后继,被毙的还感觉自己在就义。当地政府和警方就研究,到底为什么。后来发现,当地已经形成了牺牲我一人,幸福三四代的观念。于是,再有毒贩抓到之后,枪毙之前,带到离家不远处,让他亲眼看到刚盖的二层小楼现场被炸,毒贩当场崩溃……从此,你贩毒,我炸楼,此地重回宁静……
Jun 20
-
行业基础设施还是得由政府或者专门的机构来提供啊,行业主体在不管专业上和资源上怎么样,行业公共品都不是他们的使命职责所在,名不正则言不顺,顺带着事也不会顺。(a:vim,d:210210)(#基建.)
Feb 10
-
扶贫调研语录++
Feb 09
-
行动社区和聊天广场是两个空间,需要分别开展工作,不要假设所有的结社都是委员会。(a:vim,d:210207)(#社会生态,#社会治理.)
Feb 07
-
社区发展需要社区治理委员会。(a:vim,d:170615)——这句话是我2017年6月15日记下的一句话,当然正在写一个研究报告,讨论到了相关问题。当时重点研究的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培育扶持,可能当时社区不是工作重点吧,就没有展开,其实,完全可以展开研究一下的。(a:vim,d:210204)(#社区发展,#社会治理)
Feb 04
-
关于社会治理和政社合作的问题,公民基本素质没到位。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那些高大上的设计,到了基层就是一地鸡毛,很难落实。从机关转到基层的干部,有想法的都成了实用主义者,没想法的都成了保守主义者。好的政策,必须得充分考虑这些大大小小的约束条件,才算是接地气。(a:vim,d:170621)
Jan 30
-
基层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选择保守和区域保护策略是合理的。街道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是要靠这些事情吃饭的,你不能只强调改革,不管这些人的生活了,不然和当年市场改革时强迫工人下岗并承担改革成本性质类似。现在政府有钱了,得有过渡措施,确保改革大方向的基础下,帮助基层官办组织的社会化转型。(a:vim,d:170607)
Jan 30
-
和中央、省、市关注社会组织如何系统参与社会治理不同,基层找社会组织合作的逻辑很简单:1.能不能帮着干活儿;2.钱怎么出;3.好不好管。(a:vim,d:170607)
Jan 30
-
关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社区书记如是说:我们花了这么多钱请他们,他们干得不如我们——他们要入户,要我们带路;遇见上访户,他们躲在后面;他们说的先进名词,群众听不懂……怎么弄?
Jan 24
-
社区物业的现状:各家拆(台),相互猜(疑),一起菜(鸟)(a:周凌旭,d:210113)
Jan 13
-
[vim]同志想整的[一般社会学|GS](|基础社会学,o:指其具有较大的一般普遍性,或者层次上更为抽象)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学科”(&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管理学、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的越来越隔着,热衷于在其理论建构的形式空间中次生建构出越来越精致而低效用的次级理论。而[e:GS]想回到人与社会存在的现场,在学科[形式逻辑]和[现实规律]记录间,形成一个一般性的阐述层,将[次生理论]中有用的东西,还原到较低级抽象的一般逻辑空间中。++(a:vim,d:210112)
Jan 12
-
在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个体的“公民”的“主体性”成长到位前,什么法制社会基本就是扯蛋——我只看到一个手忙脚乱的威权家长,和一群只标榜权利而无视责任的孩子——只有每个人都是责任主体,法制社会才有可能,别跟我扯什么孩子都是无辜的,你们真当自己是巨婴啊。++(a:vim,d:170328)
Jan 07
-
地市级行政单位,市本级通常有社会组织300-500家,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2-3人,平均约150:1,而合理的比例大概在50:1,还得是足够专业的情况下,现在大概一个人专业度在60-70分,而且工作量还在加。算下来,市本级工作人员平均缺口在5-6个人,算上区县估计缺口在18-25人。++(a:vim,d:170222)
Jan 07
-
基友岗前培训后分配到特警支队,头一次执行任务是一次民工讨薪聚众闹事。防暴特警出动,第一排盾牌,第二排警棍,第三排拿水枪。基友等新人在第四排负责喊话和摄像。开始喊话,领导让重点大学刚毕业的基友来喊,基友拿起喇叭开喊:“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支队长立马飞起来一脚踹翻了喊话的基友,一把抢过喇叭喊:“你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
Jan 07
-
社工概念的混淆源于:社会工作专业基于的是多元主义的预设,是自下而上的叙事,强调的是社会赋能;而官方提到的社会工作事实上是基于国家主义的预设,是自上而下的叙事,强调的是国家赋能——同时还涉及到政府、政党、社会几个角度主体性的混淆,以及全局逻辑和部门业务逻辑的混淆,工作者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认知的线团里。(a:vim,d:170213)
Jan 07
-
整理笔记,各地各部门关于社会组织工作的问题和期待,觉得现在可以给个总体的判断了:首先打击一下:指望增加编制基本是不可能的,领导主动重视基本是不可能的,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同时,指望社会组织短期内管理规范起来、有足够能力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基本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你们指望凭着自己的认真负责、好学敬业、友好真诚、讲原则懂政治,你碰到的很多问题也是基本上解决不了的。(a:vim,d:170130)
Jan 03
-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基金会”的地方为0
Dec 21
-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社会组织”的只有一处,在“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第48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表述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ec 21
-
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社会治理”最全面的表述,出现在“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第48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主要表述如下:++
Dec 21
-
十四五规划中,“慈善”一词只出现了1次,在“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中,表述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公益则出现了4次,主要强调“公益性”,面向:基础性服务、就业、教育、医疗,分别出现在第四“产业和经济体系升级”和第十二部分“民生和社会建设提升”上++
Dec 21
-
给成都的社会服务和治理的体系简单理一下:街镇社区负责的是块,民政负责的是条,社治委负责的是中宏观层面的策略和规范以及综合协调——上海缺了第三块,在实操这块会面临不少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可能工作起来不那么顺,毕竟民政抓和市领导抓组织部负责,力度和资源完全不是一回事。
Dec 17
-
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的推动工作开展
Dec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