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业 下的文章+
-
模范裁员告知书:++
Sep 25
-
俞敏洪成立了60岁以上的老年旅行团,每团有三个老师带队。一个老师负责讲解当地的人文历史,一个负责游玩,一个负责照顾老人的身体。
Jul 25
-
被教育了,还是缺少生意人的自觉啊……做教育产品的设计,习惯性的把重心放在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以及确保可交付性上。内部讨论中,被合伙人教育了,说:你这是跳过了营销环节直接到执行环节了,卖点(噱头)写得太少,家长首先看的不是你的专业内容,而是卖点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是这个理。(a:vim,d:230605)( #产品设计 #营销 #反思 .)
Jun 05
-
重读二十大报告,准备小范围分享。 疫情后社会经济恢复正常运作,估计还要一两个月,总体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3年起吧。 三年前的现在,正在准备我们的战略公益圆桌会,同时帮救助儿童会策划组织新疆政社合作伙伴的上海游学,等等等等。 我们机构转型的小高峰,也就这么两三个月,然后就是不断见证历史的漫长的三年,这三年实在是过分精彩了……(a:vim,d:221216)( #闲话 #vim #创业 .)
Dec 16
-
ToB和ToC的最大区别:“价值”和“价格”
Dec 09
-
向商界的朋友咨询产品设计,请他们帮着看看目前我们已有的面向精英阶层青少年的公益实践产品如何,毕竟他们要么是做这些人生意的、要么本身就是目标群体的一员。一个比较普遍的建议是:“标题里去掉‘公益’两个字吧,不然客户会觉得是免费的。”“对,有钱人也这么想,有时候他们甚至比普遍人更抠。”“有钱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花钱比普遍人更加计较,一定是要有回报的。”(a:vim,d:221209)( #公益 #社会心理 #创业 .)++
Dec 09
-
和做企业搞金融的朋友请教如何做生意,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做好准备,生意人之间尔虞我诈是常态,别光听别人怎么说,要多长几个心眼——Wow~~~可能大家普遍觉得搞研究、做公益的人进商业领域,就和小白兔进大森林差不多吧。想想就让人激动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a:vim,d:221209)( #创业 #闲话 #朋友 .)
Dec 09
-
赔钱四大天王的行业:花店、咖啡店、书店、民宿——单独开一年赔光,结合起来只要仨月。
Nov 10
-
福利类社会企业的经营逻辑考虑(a:vim,d:221109)( #社会企业 #商业模式 #创业 .)++
Nov 09
-
中层管理人员最关键的两项技能:沟通和思考++
Aug 18
-
广东人做生意的底线是,只算自己挣的钱,你用我的产品去挣多少与我无关;上海人做生意的底线是,我知道我自己挣了多少钱,也要知道你会用我的产品去挣多少钱;武汉人做生意的底线是,我知道我自己会挣多少钱,更知道你会用我的产品去挣多少钱,但关键是你不能比我挣的多
Aug 13
-
调整思路,修改方案。以前习惯的是实施逻辑,需要调整为推广逻辑。卖东西不能只说我们的货有多好,更需要说清楚我们的东西对你有什么用。(a:vim,d:220727)( #闲话 #创业 #vim .)
Jul 27
-
理论上,提高创业的确定性,需要把握至少三个层面的东西:1.市场需求(基本经济原生动力),2.产业生态(含产业政策和产业社群),3.经营管理(含产品服务生产研发交付)。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现实中掌握了也不一定成功,不掌握也不一定失败,也就是确定性和概率的差别而已。(a:vim,d:220714)( #创业 #经营管理 #战略 .)++
Jul 14
-
为何 KFC 要几乎强制手机点单?(也说@知乎)++
Mar 09
-
ToB的服务性业务,主要卖的无外乎这几样:1.外包(帮对方做事);2.咨询/培训(帮对方更好的做事);3.公关/BD(帮对方获得做事的资源关系)。每一项最多再分个黑白灰。不过似乎业界似乎还有一种服务,就是甲乙双方都不太清楚怎么合作才是对的,但只要有这个形式也是好的。不能有啥错,只是有些可惜。(a:vim,d:220228)( #商务服务 #商业模式 #现状 .)
Feb 28
-
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Jan 03
-
感觉新的品牌定位已经开始过渡,相关的资源也开始在逐步汇集了,有点当年做SOE时的感觉了。区别似乎只在于,以前是小年轻创业,需要一家家的拜码头求支持;现在对地图已经很明白了,也算是掌握着某些类型的资本,直接谈合作就好。差的就是当年那股子行动力了,也不多说了,干吧!(a:vim,d:210918)(#创业 #行动.)
Sep 18
-
大部分无主的公益组织的理事会的组成都是有问题的,如果里面的理事主要需要从组织获得好处、而不是通过组织获得好处的话……反倒是创始人拉起的朋友圈、或者政府拉起的集邮式的理事会,反而更有效。——根本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社会组织,并不需要治理意义上的理事会,而是需要资源型、生态型的理事会——但政府不这么想,很多理事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太懂事。(a:vim,d:210731)(#理事会 #组织治理 #创业.)
Jul 31
-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再具体一点就是业务渠道化、盈利点后置,现在太多文章把这件简单的事情说得太复杂了……
Jul 28
-
一个社创(#社区 #公益 #乡村振兴)项目,一支专项基金;一群优秀(#先进 #精英)青年,一次价值实现。(a:vim,d:210724)(#业擎 #社创 #青年 #领导力.)
Jul 24
-
起步期、成长期的社会组织,需要++
Jul 23
-
随着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复杂性和系统性同时提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同时大幅度提升,至于是哪方面占主导,看能力,也要看运气。一般来说,权利关系越明确的,确定性会大一些;权利关系不明确的,不确定性会大一些。得之汝幸,失之汝命,学会努力但认命,可能是创业者的一种必备素质。(a:vim,d:210722)(#组织治理 #创业 #管理学.)
Jul 22
-
听闻一个很搞的“刚需”:高产和中高产家庭的主事人,往往有把孩子和不工作的另一半送去做公益的想法。一方面是让孩子和另一半体验生活、寻找价值感,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争取到一些私人空间或者工作所需的精力。——我很努力的修饰了用语,避免出现政治不正确、道德不正确的内容,不过,你们应该理解我的意思吧。(a:vim,d:210719)(#亲子公益 #产品设计 #甲方视角.)
Jul 19
-
北京这次的出差,进展和反馈超预期。三天连轴转的跑下来,平均每天3-4个会,和相关机构和朋友们谈得都不错,除了两家因为客观原因暂时只能非正式的参与外,其他都提供了超预期的反馈和支持。同时多轮沟通下来,把我们的公益研学/双创实践的业务和价值逻辑以及各方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了,可行度从差不多70-75%提升到85%以上,下周和团队抓紧时间推进吧。(a:vim,d:210718)(#创业 #BD #产业生态.)
Jul 18
-
我喜欢和企业出身的公益人谈合作,目标清晰,行动敏捷,简单粗暴,态度积极,不计较不矫情,一起服务社会,一起赚钱,妥妥的。(a:vim,d:210715)(#BD #合作.)
Jul 15
-
创业故事:我创业的时候,合伙人一直要我体谅她:体谅她住的别墅要还贷款,体谅她院子里要铺的实木地台人工和材料贵,体谅她博士丈夫工资低,体谅她想生二胎不能累着,体谅她要带孩子抽不出时间做case、体谅她要养孩子所以背着我接私单——我开始的时候体谅她的,但现在,我体谅你MMP~~~
Jul 08
-
终于完成了“城市公益产业生态建设”这个业务的产品化改造,把之前项目化的业务设计,调整成了标准化的产品化设计。这次算是把发起方、出资方和参与方的角色和关系理顺了(之前受财务假设影响,关系有些乱,搞得挺纠结)——包括某市和某市的业务,接下来可以往前推了。(a:vim,d:210603)(#创业,#业擎,#社会创新.)
Jun 03
-
靠谱的业务的三个基础:1.客户有真实的强需求;2.需求方有直接的购买力;3.你有足够的服务或者产品交付的能力——做公益服务或者提供行业公共品,前两者经常无法为真,不得不从做市场教育和第三方筹资,相当的磨人……公益难做,不过还是值得去做,虽然可能不算是好生意[咖啡](a:vim,d:210504)(#创业,#公益,#生意.)
May 04
-
协调事情的能力和精力要求,并不比做事要简单或者轻松,很多时候更难,毕竟做人比做事难多了。要不为什么管理者比一线员工要求更好呢……(a:vim,d:210409)(#管理,#创业.)
Apr 09
-
生意要能做大,必须:把毛利做大,把净利做小;生意要能持续,必须:现多流比利润更重要。
Jan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