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S 下的文章+
-
收费站型的商业模式必须被抑制,没有权利供给为基础的分配形式必须被抑制。这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bug的基本面,社会的本质被权利形式系统架空。(a:vim,d:220125)( #经济学 #GS #形式系统 .)++
Jan 25
-
产业过度的资本化,是社会秩序脱离基本面的危险趋势,是会加速社会的失序的。资本确实也让权利关系和权利交易效率极大的提高了,但缺少基本面的联系和约束,逻辑上必然失控……(a:vim,d:220106)( #经济 #资本 #GS .)
Jan 06
-
消费主义的三个核心机制:1.创造消费需求;2.定义消费价值;3.控制消费速度。在此基础上,将人的社会存在装进特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过程中,并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循环。从而,建立了一种现代性意义上的类种姓机制,消费主义的价值标榜,本质上是一种奴隶的道德。(a:vim,d:220101)(#消费主义 #种姓制 #资本主义.)
Jan 01
-
现代社会中,人们普便觉得压迫和焦虑,主要有两个原因:1.负面的判断和感受与人的现代性社会存在本身具有同构性,即:你的问题和你的存在本质是同一事物,并不存在主体性的“他者”存在,现象对本质的批评本身就透着荒诞;2.个体和社会的存在本身已经被架空,事实世界的整体性被科学化的知识所撕裂,实质存在被形式空间和观念系统所僭越,人的认知和实践都无法落地,便会如四脚无法落地的猫一样持续的焦虑着。(a:vim,d:211231)(#现代性 #焦虑 #社会心理.)++
Dec 31
-
欧美的制度实践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上的,这个发展中国家学着就是接受一种国际化的新型种姓制。(a:vim,d:211215)(#GS #现代性 #批评.)++
Dec 15
-
信托这玩意儿,就是人类经济系统里的一个bug,它的过度使用,已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循环,需要有一些底层的机制去调节它,使它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否则也是周期律的一个加速器。(a:vim,d:211115)(#经济学 #GS #信托.)
Nov 15
-
社会的权利关系和政策制订的起点不是现代性(或者西方经典思想)意义上的“人”,而是人的“社会存在”。即以全生命周期的[结社人]为立足点的工程维度的系统思维,包含了[生物人]和[观念人]的社会性映射,以及对于全生命周期内[单元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权利的系统性调节。(a:vim,d:211105)(#社会学 #GS #中国模式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Nov 05
-
公权力和私权利各有各的代理人网络,从底子上看,法学界天生右派:一方面,在中国,法律人在价值上和作为国家代理的中共是根子上的竞争者;另一方面,在知识基础上,法律人的底子和训练是在社会科学和社会工程的应用层面。这两者都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和能力去反思自己的存在基础。(a:vim,d:211101)(#代理人 #GS #政治学.)++
Nov 01
-
欧美那种“人的价值”的实现,指向的必须是现代性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或者以存在意义形式化存在虚无主义而已。还是实用主义加社会主义让人踏实。(a:vim,d:211027)(#文化 #GS #闲话.)
Oct 27
-
如果一个人看世界的尺度是畸形的,那么这个世界一定就是畸形的,和这个世界本来如何无关。(a:vim,d:211001)(#心理 #认知 #现代性.)
Oct 01
-
常态社会和超纲社会:常态社会指我们习惯的日常生活场域,它由一系列“正常”的现象、经验和秩序构成,也就是所谓的正常社会。其背后一系列抽象规范往往是一般人视而不见的。当有人的想法和做法超出这些常态规范,成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偏差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超纲社会。——这个时候,常态社会的经验逻辑会遇到巨大的挑战。(a:vim,d:210912)(#GS #社会 #冲突.)
Sep 12
-
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认知基础:这是一次二型的社会实验,属于社会工程意义上,对于新中特有效性和正当性的调节和实现。对于“三次分配”,不要被“分配”这个概念误导,它的核心不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这个层次上,而在其下层的基础社会运行秩序的建构;对于“共同富裕”,也不要被“富裕”这个概念误导,这也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a:vim,d:210910)(#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GS.)++
Sep 10
-
社会价值与三次分配的计量和流动性问题:(a:vim,d:210819)(#三次分配 #经济学 #GS.)
Aug 19
-
现代社会的金融业和前现代社会的土地,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同时,传统士大夫阶层的观念叙事,和当代法学和文人的观念叙事,也有共同性质。如果要解决所谓现代性的元问题和社会的内卷,“广义资本”和“代理人网络”这两种社会存在必然需要很大程度的改造和重构,虽然不会见血,但估计也会震荡得可以。(a:vim,d:210819)(#现代性 #困境 #GS #改革.)++
Aug 19
-
所有通过把广义财富[c:资本化]而进行的所谓“慈善”,本质上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三次分配”,或者说,这最多只属于实现有效“三次分配”构成部件,大部分时候,这种名为“慈善”的[c:社会过程],随时可以转轨,走向固化阶层和加大分配差距的另一条道。有大量的金融、法律和公益界的专业人士,都惦记着这个新市场呢。(a:vim,d:210819)(#三次分配 #慈善 #GS.)
Aug 19
-
“三次分配”的概念和“第三部门”的概念类似,它不是在界定一个新的东西,而是在对之前所有没有明确定义的社会分配进行概念兜底。与三次分配相匹配的帕累托优化的阶段不会太长、空间也不会太大,它后面跟着的一定是对现有所有分配关系的重构。不如此,它的现实意义会很有限,而且很容易被“专业人士”带偏。(a:vim,d:210819)(#三次分配 #经济 #GS.)
Aug 19
-
三次分配在当下中国语境下,指得就是新中特的社会合法性常数,是建构国家社会合法性的边界条件集合内,所有无法被现有分配模式定义的合法分配形式的全集合。这在成为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之前,首先是一个系统论的问题。(a:vim,d:210818)(#三次分配 #合法性 #新中特 #GS.)
Aug 18
-
很多时候,所谓的“威权”或者“集体”事实上指得是个体的“对面”,是个体权利之外所有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存在,和“别人家的孩子”是同一个事物。(a:vim,d:210816)(#意识形态 #现代性 #他者.)
Aug 16
-
“平权/女权——人权——自由价值——人本思想”。这四个概念,从后到前分别是前者的母题,但前两者是无解的,后两者是把定理当成了公理,是没有意义的。也可以说,现代性的范畴本身就是一个形式悖论的集合,在此基础上的绝大部分的西方社科研究,不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他们在现在的形式系统里可见的解,都缺少必要的合法性的形式基础。(a:vim,d:210814)(#现代性 #GS #社会科学.)++
Aug 14
-
[现代性]意义上的“人”的根本性内生矛盾:人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对社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这一过程中,人的[社会人]的属性越来越强,社会对于[社会人]的约束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社会人]对于对象化的“社会”及其组织化的呈现“国家”的负面情感越来越强。形式逻辑混乱后,“人”开始挑战风车。不是社会本身有什么问题,是人对于自身社会性的排斥反应。(a:vim,d:210811)(#现代性 #心理 #GS.)
Aug 11
-
没有“公权力”这个东西,只有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的“私权力”主体。这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论层面的问题。“政府”是一种行使公共管理职能这种“公权力”的官僚化的私权力主体,但它不是“公权力”本身,这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弄混了会很麻烦,而且容易把客观的问题意识形态化。(a:vim,d:210811)(#公权力 #GS #公共管理.)
Aug 11
-
经济真的很不景气,到处都在做小姐姐跳舞的生意,和裙子变短一个底层道理:直接分配出了问题,需要靠次级分配来维持社会的内部张力和流动性了……(a:vim,d:210809)(#经济危机 #分配 #GS.)
Aug 09
-
三观一定是以私权利为基础的,每个群体的道德形成和道德价值,通常是立足本群体、本人的权利、观念、物质诉求的。于是,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人与人的道德标准天差地别,不少的道德标准,事实上是在塑造社会别差和权利关系的。而非一般人单纯的理解的那种人人平等的公共道德。(a:vim,d:210802)(#道德 #建构 #GS.)
Aug 02
-
通常许多被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往往并不难找到反例,只是当事人的生活圈子和知识结构,让他见不到这些反馈而已;如果这些道理是理论层面的,用他所了解的理论分析起来,完全自恰,毫无问题,于是觉得真理在手——但如果用上形式逻辑和范畴论,反例甚至不是个案,而是常态。(a:vim,d:210729)(#道理 #形式逻辑 #GS.)++
Jul 29
-
如何解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正当性假设:(a:vim,d:210726)(#自由主义 #解构.)++
Jul 26
-
要跳出西方主流社科理论和意识形态的认知束缚,只在理论层面讨论是无解的,必须在形式层面做重构。不然跳不过其形式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约束,但如果把这些形式基础和价值基础也对象化,成为形式对象本身。可能大部分的悖论从形式上就不是个问题了。——学界所谓的理创新,往往只是理论的展开和叠加,对形式抽象这种基本功似乎没太多意识。(a:vim,d:210712)(#理论创新 #形式科学.)
Jul 12
-
社会科学和社会工程学可以借鉴计算机科学的形式经验:如果你把社会现场视为runtime,社会事件和人视为program和object,组织制度视为os或者vm,等等,理论上是可编程、可计算的。在形式方法的意义上,类似物理学实践和数学方法的关系。(a:vim,d:210712)(#社会科学 #社会工程 #GS.)++
Jul 12
-
元问题:没有人的基础权利的生理性或者社会性功用作为对标,而仅仅在次级市场上交易权利关系本身,在哪些条件范围内或者边界外,这些交易和算法本身会失去合法性基础?——我疑心:如果相关测量系统出来,现有系统的三分之一以上会有问题。问题多大我不知道,我猜足以将社会推向出清的不归路。(a:vim,d:210710)(#GS #元问题 #合法性.)
Jul 10
-
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法律调整的是权利关系,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中,人和人是不同的,对社会的影响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去约束和调节。如果以前的法律因为认知水平、治理能力、治理成本等因素,加上朴素的平等价值观,只能简单的强调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到了升级的时候了。(a:vim,d:210710)(#权利 #法律 #GS.)
Jul 10
-
适当的把符号化权利还原为功能性交易,可能会有助于缓解现代性社会的内卷现象和趋势——具体来说,比如:能够直接用物资或者服务来交付的社会权利,可以减少用货币作为媒介;能够用广义市场(包括部分三次分配内容)交易的,同样减少金融和权力在其中的作用——这么做还有个隐性好处:非传统市场化的劳动(如家庭劳动)也有可能流通和定价。(a:vim,d:210703)(#现代性,#GS,#权利.)
Jul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