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许多被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往往并不难找到反例,只是当事人的生活圈子和知识结构,让他见不到这些反馈而已;如果这些道理是理论层面的,用他所了解的理论分析起来,完全自恰,毫无问题,于是觉得真理在手——但如果用上形式逻辑和范畴论,反例甚至不是个案,而是常态。(a:vim,d:210729)(#道理 #形式逻辑 #GS.)++

如何理解这段话,举个例子:很多可能觉得男女一起吃饭,男性买单是正常的、应该的、不言而喻的,社会文化就是这么规定的。可是这种社会文化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前端分配默认是男性的在社会经济的总体分配经济机会,结构性的会多一些,然后在分配端体现为男性请客、承担家庭公共开支这种三次分配中,并最终形成社会运转大致的平衡和合理。——这个例子中,范畴和形式框架从两个个体的微观社会关系拓展到了宏观的社会经济秩序,具体的“道理”的正当性就基本上没啥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