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形式系统 下的文章+
-
真相和真实是不一样的,真实和事实也是不一样的,事实和事件还是不一样的……(a:vim,d:231229)( #认知 #分析 #形式系统 .)
Oct 29
-
即使是讲逻辑,你首先得确认内范畴能有效映射到外范畴上,否则光架空谈内涵逻辑的形式自洽,基本属于智商游戏,对事情有效性完全不相关。(a:vim,d:230926)( #逻辑 #形式系统 #认知 .)++
Sep 26
-
#小知识 不在一个形式系统中的概念和构件是没法简单放在一起分析的,基本上会必然的逻辑短路。(a:vim,d:230916)( #认识 #逻辑 #形式系统 .)
Sep 16
-
分析系统性问题的一个前提,是摆脱主体性视角对事实的局限认知和畸形叙事。 具体说比如:讨论一个社会议题时,任何一推当事人和围观者的说法都是主观片面且加油添醋的,它们的说法加到一起一定是罗生门,你必须基于社会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基本逻辑,矫正叙事形变,重构基本事实,才具有讨论的基础。(a:vim,d:230323)( #认知 #分析 #系统性 #形式系统 .)
Mar 23
-
社会议题的正当性计算,或许并不适合用“权力-义务”这组合概念,很多时候用“+-权利”作为基础更合适。前者是主体性视角,可以被非常“灵活”的运用,而后者基础是系统性/程序性视角,更符合宏观中观层面议题的分析讨论。(a:vim,d:230319)( #认知 #形式科学 #社会科学 .)++
Mar 19
-
系统性议题,用主体性叙事,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陷入混乱,极少情况下也能说通,但是会没必要的复杂。(a:vim,d:221112)( #认知 #形式系统 #系统思维 #逻辑 .)
Nov 12
-
民科时间:人的社会存在的基础定义为社会性的【权利】(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计量表述)供给,然后以人的全生命周期的Input/Output作为一切权利关系的起点,同时把人的个体的必要权利需求作为合法性边界的起点,一个【有界社群】的IO集合明确为系统合法性的结构边界。(a:vim,d:220606)( #GS #经济学 #形式系统 .)++
Jun 06
-
疫情期间增加货币供应和流动,是一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和贫富分化加剧的。因为缺少对应的价值供应和价值回归(清空),货币本身的流通和分配必然会按数学规率走。再抽象一点,缺少功能价值对标和约束的权利凭证,必然会越过合法边界,并越来越多地在一个纯形式演绎下的非法域中活动,常态的正当性在这个超限空间里是没有意义的。(a:vim,d:220522)( #正当性 #形式系统 #社会科学 .)++
May 22
-
有些人是exe,有些人是dll,还有些人是lib;有些社会中人可以容器化,有些社会中人需要高依赖。(a:vim,d:220516)( #观察 #形式系统 #社会 .)
May 16
-
没有实质约束的形式演绎必然解构系统本身,或者生成大量不具备实质合法性的形式存在,并形成此基础上非法的“人”和“社会”的[存在]。(先做一下基本表述,不做结合现实的讨论,这些以后再说吧)(a:vim,d:220314)( #形式系统 #GS #元命题 .)
Mar 14
-
收费站型的商业模式必须被抑制,没有权利供给为基础的分配形式必须被抑制。这是现代社会经济系统bug的基本面,社会的本质被权利形式系统架空。(a:vim,d:220125)( #经济学 #GS #形式系统 .)++
Jan 25
-
所有“大文字”和“严谨理论”都是预设形式系统下的小表述和条件实例,可阐述性和可沟通性是负相关的。(a:vim,d:220108)( #形式系统 #理论 #认知 .)
Jan 08
-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cpu很强大,存储空间几乎无限大,读写速度非常慢,运行内存非常小的计算机。所以有了抽象化的概念,一层一层摞起来的抽象概念,相当于是指针代替数据本身进入内存,才使得人类那微小的运存可以用来思考复杂问题。当对不同场域下的抽象封装进不同的概念并建立相匹配的形式系统后,学科理论就出现了,然后,在这一体系中,必然出现“简洁”的方程。
Jan 06
-
事实世界,形式空间,观念系统——把概念规范一下,这样的表述,应该把三者都称为“系统”会更好一些,也有更多的延伸空间。(a:vim,d:211222)(#形式系统 #概念 #认知.)
Dec 22
-
有效的认知,源自于我们如何利用形式系统和客观信息,有效的建构分析对象和分析过程,使逻辑和现实能有效对应。事实世界是一堆无意义的原始存在,认知就是通过形式系统将其转化为知识和逻辑的过程,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存在主体的观念结构通过“价值观”和“立场”对于形式系统和事实世界扭曲的过程。(a:vim,d:211221)(#认知 #形式系统 #知识.)++
Dec 21
-
出门的时候,又看到两个多月前在墙上的白板上画的这个半成品的图,很佩服自己,毫无强迫症症状。一个模型的草图,在身边放了一个季度,就是不去完成它[翻白眼] 这个模型我暂时叫它“单元人UH“,简单说就是把人的全生命周期IO作为一个集合对象,作为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基础单元,就像高等数学的计算对象包括复数集合和拓扑结构一样,没那么复杂,配套的形式工具和思维方式需要额外学习一下而已。(a:vim,d:211212)(#形式系统 #认知 #闲话.)
Dec 12
-
诱骗——PUA——精神控制——规训——权利关系建构——社会结构建构。——以上是一种抽象的渐进,在某些具像的社会议题上(如“社会性别”),它们指向同一社会存在,但逻辑分析、价值强调以及叙事立场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先明确这些,注定会是无效沟通。(a:vim,d:211207)(#沟通 #认知 #形式系统.)
Dec 07
-
母亲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父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低水准的社会性别争吵中,这是一个逻辑混乱的重点交叉点。——事实上绝大部分舆论场里关于社会性别的讨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用个体的主观视角和主体立场,去讨论一个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系统性问题。形式系统都没有选对,争个毛线。(a:vim,d:211115)(#社会性别 #社会学 #形式系统.)++
Nov 15
-
[c:形式系统]是[c:理论]进一步抽象,而[c:理论]是[c:现实]的抽象。[现实]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是[c:现象],[c:现象]是未经系统性形式化的认知晶体,[c:现象]仍然是有[c:理论]支持的,只不过这些未经系统性形式化验证的理论,往往无法生成合法的形式空间,而仅仅是一种用于支持叙事实例化的泡沫路径。所以,这类中层理论(或现象理论)往往只能用于事实的简化叙事,而无法有效用于事实的系统分析或者工程调节。(a:vim,d:211103)(#理论 #形式系统 #认知.)++
Nov 03
-
分析一个事情里,某个概念的定义,可能是一个函数,也可能是一个数组取值,写论文,后者也行,做复杂系统的分析,还是有点前者的思维的好。(a:vim,d:211027)(#形式系统 #认知 #研究.)
Oct 27
-
更好的认识世界,需要把自己客观化;有效的调节社会,需要把自己对象化。任何把自己特殊化的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形成一个不同程度上扭曲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变。虽然这是客观情况,但专业化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模型和计算解决这些偏差,然后抽象出一般理论,弄清楚基本面,然后把这些变量也纳入模型,使得未来可以更好的分析和调节它。(a:vim,d:211026)(#形式系统 #认知 #理论.)
Oct 26
-
理论无法自证其合法性,逻辑自恰只具有边缘条件和限定维度内的有效性。如果一种说法或者原则,只给了特定理论有限形式系统内的论证,而没有给出其适用条件和合法边界,那么这种提法,只具有观念层面的审美价值,以及概率上的有效性,而不具备实质上的合法性实质——说得直接且暴躁点就是:以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为逻辑起点的道理都是扯淡。(a:vim,d:211015)(#形式系统 #理论 #认知.)++
Oct 15
-
我想准备一门公开课,专门讲:如何用形式化方法和系统性思维,对社会议题、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进行有效理解和分析。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于,把社会主体纳入社会系统,同时把社会意识纳入主体实现,以及将主体对象化,然后通过分层次、分维度、分阶段的抽象,把现象还原为系统过程和形式系统,然后将其重新还原到社会场域和心理场域中,重新验证其适用性,如果可用,先用起来,同时保持一定的容错方差和结构张力,以应对在触及边缘性事件性,系统的重构。(a:vim,d:211008)(#形式系统 #认知 #方法论.)++
Oct 08
-
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a:维特根斯坦)
Oct 04
-
独立思考理论上是个好东西,现实中就是个笑话。都在自己的形式逻辑和价值逻辑里绕圈圈,却很高调的强调自己在“独立”思考,挺存在主义的,也挺荒诞派的。(a:vim,d:210929)(#独立思考 #解构.)
Sep 29
-
独立思考这件事能拿出来作为价值观标榜其实挺傻x的,不那么严格的说,可能只要一个人的神经元在按即有神经路径连接中传递生物电信号,都算独立思考吧……(a:vim,d:210925)(#独立思考 #形式系统 #解构.)
Sep 26
-
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很坑人,搞得好像不写数学公式就不显水平式的。问题是,如果你只能靠很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解释社会经济现实,可能只能说你的建构能力很次。好的模型的架构,对于解释现实,应该是很直观清晰,过于复杂的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只能说,建模的人对现实的理解不怎么到位。(a:vim,d:210923)(#理论 #模型 #形式逻辑.)
Sep 23
-
如果你把社科领域的中层理论,理解为其形式系统超集里的有限维度和边界条件内的“实现”;然后你再去看把这些中层理论当成原教旨的社会理论和意识形态,你就会发现,一切都还荒诞得蛮有趣味的,所谓的现代文明人和原始社会的人的差别原来没那么大的说。(a:vim,d:210923)(#形式逻辑 #认知.)
Sep 23
-
做研究的人,不管是做理论研究还是政策研究(或者战略研究),都需要足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现象需要充分展开并形式化后,才能够被理解。事实的分析,就和编程一样,需要多个层次的抽象,不同层面的抽象,应对不同的场景、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抽象展开得到位,才不会陷在现象里出不来,问题才有解决的基础。(a:vim,d:210923)(#认知 #抽象 #模型.)++
Sep 23
-
“大是大非”面前要不要“科学事实”——这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简单说:我们先去除脑残和抹黑的那部分人,然后我们把这个问题展开、再形式化,你会发现,这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而是议题集合下的视角选择和价值排序的问题。其中的“大是大非”和“科学事实”,都可能同时拥有2个以上的态(是非,真假),在维度和数量都缺失的情况下,根本不足以讨论这个问题。(a:vim,d:210920)(#认知 #形式逻辑.)++
Sep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