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认知,源自于我们如何利用形式系统和客观信息,有效的建构分析对象和分析过程,使逻辑和现实能有效对应。事实世界是一堆无意义的原始存在,认知就是通过形式系统将其转化为知识和逻辑的过程,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存在主体的观念结构通过“价值观”和“立场”对于形式系统和事实世界扭曲的过程。(a:vim,d:211221)(#认知 #形式系统 #知识.)++

存在知识化后,才是可以被认知和被理解的,这又包括被形式认知观念认知两个过程。形式化过程会形成一种关于对象的有界无限的拓扑结构的集合,这些形式系统的集合的实例,就是认知的呈现。于是,某种意义上,认知存在必然是一种概率存在,而非确定性存在

你可以先想像在一张平面的纸上,有N个不同的形状相互交织,形成各种交点。然后映射到认知上,交点是事实世界、形式空间、观念系统的实例存在认识立足于这些交点,一般对于事实的认知,会从某个交点出发,顺着某条形式系统逻辑,延伸到另一个交点上(俗称“跑题”),然后一步一步的散射开来,形成一团乱麻。

然后,你把这个二维的系统升级到三维(4、5、6、x),类似大脑神元那样;然后,把静态的线升级到动态的运动轨迹;再然后,把线面体的概念升级到持续形变的拓扑结构——接着,再把认知主体也理解为前面这样的形式存在;再接来,把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形式系统的超集中……然后,就更接近现实情况了

前面说的是形式系统中的程序和实例化过程,后面还需要加入观念存在社会存在对“主体”和“对象”的观念建构以及相应的约束和形变过程——然后,我们习惯的作为复杂系统的“”和“社会”就出现了,理论上,这虽然极其复杂,但是是可知的,也是可以计算的,只不过,需要的形式系统会相当的复杂——社会科学文学科就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才会像现在这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