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学 下的文章+
-
聪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和你“讲道理”,尤其是知识分子。以社科学者为例,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习惯于无原则的拓展基本原理的适用范围,缺少对原理所依托的合法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制造出大量似是而非的原则性正确的系统性错误
Aug 02
-
哟哟哟哟哟,昨天晚上发的这篇《vim社会分析单元——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认识论基础》,完全没推广,居然有四十多个阅读,而且只有5个人是好友……我还以为这种认识论层面的底层文章不做定向推荐是没人会读的呢——不过确实值得读一下,对于认识自己和与人打交道会有帮助++
Jul 30
-
继续造轮子。今天会在个人公众号发出vSITs系列的新文章《vim社会分析单元》,大模型里又嵌了一些底层小模型,比如,把认知的合法性类型分成了:(逻辑)分析合法性、(现象)叙事合法性和(社会)工程合法性——回头把这些小模型抽出来再单独成文,wiki的优势出来了,知识的分解和聚合比较容易进行++
Jul 28
-
用 “打比方 ” 解释给别人听的,是聪明人;用 “ 打比方” 来理解自己所学的,是傻瓜++
Jul 25
-
所有的理论阐述,只在自己的理论容器中有限度有效。如果你的理论容器和现实不兼容,你这理论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思想玩具
Jul 24
-
对于一个复杂对象的讨论,在可认识范围内如果能形成高阶逻辑,那么它的低阶叙事一定形成肉眼可见的短路,这是悖论形成的基础,源于认知本身的局限加上观念系统对其的扭曲。因此,世界的可读性是有限的,天然附带着大量的谬误。如果一个人充满激情地给你讲出了一个对于这个社会的某种认识,这种激情通常包含着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
Jul 20
-
社会事实是被语义和逻辑范畴所建构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其它观念层面的东西
Jul 17
-
理论的“正当性”基于逻辑结构的自洽性,如果你能搞出个不可能或者足够简化的逻辑结构,那么无论多么扯淡的结论或者“应然”你都可以得出的。这就是经济学只在理论中有效,而人文学科啥正经事不干、光顾着扯淡的科学原理——你都这么自闭了,还能多要求什么呢……
Jul 16
-
社会事实是被范畴建构出来的
Jul 13
-
人文学科只有在剔除其中的“价值”“意义”“正义”这些观念意义上的东西时,它们才称得上科学,否则,我们只能称其为艺术或者宗教,而非科学
Jul 13
-
经济学的迷失和错觉++
Jul 13
-
所有的表达,在进行意思表述的同时,都同时进行着认识基础的布局,包括基于质性和数据的罗列的事实布局、基于理论和语义的逻辑而已、基于意识形态的观念布局,这三个体系的布局以某种认识的叙事集合,形成一种多态的复合体系,而表述获得在这种布局体系中呈现出“真实性”和“合法性”。++
Jul 12
-
哲学学着基本上是没啥用的,但是学好了哲学,你比较容易知道谁在胡说八道、以及他是怎么骗你的
Jul 11
-
“自由”对应的英文词汇有两个:Liberty、Freedom。这两个单词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Liberty所指的自由是不受他人的支配,这里的支配是人为的、主观的,因此Liberty的反义词可以是“奴隶”、“工具人”。Freedom所指的自由是摆脱必然性的支配,这里的支配是规律性的、客观的,其反义词是“命运”、“规律”、“自然规律的约束”等等。
Jul 08
-
没有基督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人,是很难理解自由主义提供的观念价值的,前者是后者的母体和元命题。异教徒对自由主义的理解和想像,是另外一种无根的东西++
Jul 04
-
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为汉朝灭亡埋下祸根。
Jul 01
-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Jun 27
-
心理科学,组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串一串
Jun 27
-
自由主义和私权利是如何简化这个世界的(a:vim,d:200625)(#私权利,#自由主义,#局限性.)++
Jun 25
-
“主义”和“思想”是要放在社会文化语境下去理解的,比如存在主义的“存在”脱离了基督教神学对西方大众的思想形塑的背景,是没法准确理解的,没有存在主义将“自由”从文化神学中的释放,自由主义在结构功能之外的思想基础,也是不那么好理解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维度,只是举一个例子。(a:vim,d:200620)(#认知,#文化,#社会科学.)
Jun 20
-
简单系统可以通过“选项”和“原则”组织代码,而复杂系统,需要通过“逻辑”和“流程”来组织代码——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都是复杂系统。(a:vim,d:200610)(#复杂系统,#处世.)
Jun 10
-
哲学本质上是自然语言的二阶语言库。逻辑混乱是它的生存土壤。哲学用自然语言的外包装创造了许多高阶概念,但由于自然语言的古怪逻辑架构,它的本质长久以来都没被发现。
Jun 08
-
社科理论普遍属于中层理论,也可以理解为抽象度较高的编程语言,对编译器和运行环境的依赖度比较高。要么编译成exe,要么提供rumtime,如果这些环境没有配置好,这些理论没法被实现为program,只能被视为txt。(a:vim,d:200527)(#认知,#社会科学.)
May 27
-
认识问题的抽象基础:(a:vim,d:200521)(#认识论,#形式科学.)++
May 21
-
社会和社会科学的讨论基础都是“结社”,而非“人本”。“人本”是“结社”的构成要素,是后者的维度实现。要素和维度的讨论并不意味着结构不存在,而是在叙事时将其从逻辑上和价值上被预设了,这是有问题的,这意味着分析上的内卷和短路。欧美的人本主义的合法性源于对封建主义社会固化的结构,以及社会创新的可能性供给,而非其价值原则本身——原则有知识意义上的意义,在现实意义上它不与有效要素和结构结合的话是没有意义,甚至可能把问题进一步搞乱的。(a:vim,d:200519)(#自由主义,#人本思想,#合法性.)
May 19
-
vim的知识分类(a:vim,d:200515)(#知识管理,#vim.)++
May 15
-
很多比较有想法但缺少社科理论和哲学训练的人,讲故事亮点很多,但逻辑一塌糊塌……这种人,我们往往称之为“文人”。“文人”最大的问题是:它把客观事实和多维的逻辑空间简化为了平面的叙事,从而简化和误导了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a:vim,d:200511)(#文人,#认识论.)
May 11
-
没有不能批评的思想家,包括韦伯、涂尔干、马克思——关于哲学和当代知识体系的发展。(a:vim,d:200504)(#社会科学,#反思.)++
May 04
-
什么叫唯心呢?唯心绝不等同于不客观,它只是一种中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已,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纯粹的认知工具。而且,好的唯心方法论甚至更为客观,因为它能将认识主体本身也客观化,成为分析对象的一部分;而不像经典的某些思想方式一样,把某些东西都假设和先验掉了。(a:vim,d:200428)(#哲学,#认知,#唯心主义.)
Apr 28
-
我的知识库调整++
Apr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