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GS 下的文章+
-
[c:社会化]指啥呢?合作共建也是一种社会化,通过武力强迫服从也是一种社会化,通过观念规训也是社会化,用显性和隐性的洗脑塑造社会个体的行为模式也是社会化。对应的[c:结社]机制:你帮我我帮你也是社会化,你骗我我骗你也是社会化,你买我我买你也是社会化,你抢我我抢你也是社会化——这是一种客观,无所谓前置的价值。(a:vim,d:210703)(#结社,#GS,#社会学.)
Jul 03
-
搞理论也好,做决策分析也好,套用理论时要有合法空间约束,也就是任何一个社会议题的讨论,关联性的条件集合的边界得界定清楚,否则就是理论的表演赛,舞台上打套路而已。(a:vim,d:210702)(#理论,#战略,#咨询.)
Jul 02
-
如果这个社会的动力机制和评价体系仍然以[c:权利]为基础,那么所谓的[c:现代性陷阱]是逃不出去的,对于社会是这样,对于人也是这样。可能的解决方案,要么从社会工程意义上升级,要么重新定义[f:权利]这个概念,以及其后的叙事和分析体系。(a:vim,d:210701)(#现代性,#权利,#GS.)
Jul 01
-
在宏观层面和基础意义上,人永远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社会性生产和分配的根本。这句话的一个意思是:不要陷入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或者某些政治学理论的中层理论的演算过程中,它们只能保证限定条件边界内的中观合理和微观有效,但这不是基础面,会误导理解和决策。(a:vim,d:210701)(#人口,#GS.)++
Jul 01
-
对于私权而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a:罗翔)——罗翔的上述说法有巨大的bug,极有误导性,对“公权”和“私权”的简单二分法,完全扭曲了真实社会的客观情况。社会事实上不是简单的“公权”“私权”二分,社会的权利主体是无限类型的私权利个体组成的混沌系统,善和恶的起点都是人,而非组织。
Jun 28
-
知乎上有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财富可以继承,而权力不能世袭”?虽然这个问题并不准确,权力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世袭的,但财富的世袭,确实可能是社会运作机制存在某些有趣的黑洞,值得研究。(a:vim,d:210624)(#资本,#世袭.)
Jun 24
-
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多元的价值评价体系,以及相对应的分配体系。这需要跳过经济学、社会学、政治性的层面,在更基础的层面讨论问题。(a:vim,d:210624)(#GS,#人口问题.)
Jun 24
-
将人的全生命周期的IO平衡表封装为一个函数集合,然后界定其中参数变量的合法边界,以此为对象,似乎更适合作为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计量用途,然后,可能会发现,许多的生活决策和政治决策,在基本面上是缺少正当性的。人口政策可能需要这个,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也需要。(a:vim,d:210602)(#GS,#方法论,#经济学.)
Jun 02
-
生产和分配两条线,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两条线,输入和输出两条线,组织性和外部性两条线,系统一步一步再一步的演化,正当性这件事逐步成为了一笔烂帐。(a:vim,d:210521)(#正当性,#GS.)
May 21
-
内卷是必然的,局部的效率的提升的代价就是公共性的挤出和负外部性的输出,所以,公益本质上就是现代社会的对冲机制。(a:vim,d:210518)(#公益,#内卷.)
May 18
-
社会性别问题同理:如果将某人,或者某个群体,在算帐时,自己的全生命周期的财务量表中,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某些重要数据位的数值的合法性区间,而仅仅单向性的强调[权利]并将其[道德化],其作为一个(一类)社会性对象,是无法实现自我平衡的,客观上表现为“负外部性”,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需要制度性的防范风险。(a:vim,d:210503)(#社会性别,#经济学,#GS.)
May 03
-
人口问题的示例:计划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本质上是国家想通过控制人口,将劳动力的社会化再生产成本,通过人口政策,转化为了经济发展的中短期资本性投入,而对中长期的国家经济平衡考虑得不够。于是时间一长,“人口红利”的“社会负债”性质呈现,又没有足够的新生人口的稳定产出,财政可不就有崩的风险么。(a:vim,d:210503)(#人口问题,#GS.)
May 03
-
分析社会问题,起点仍然是[人],而非学科理论。分析本身可以通过形式逻辑和数学进行建模,同时,还需要将[人]有效的[对象化]——即:可做质性描述和量化测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形式逻辑的运算。如人口问题,将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开支做成一张表,这张表是一个可计算的集合,集合中的数值有其合法区间,如果数值不在合法空间内,则会在个体、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则体现为各种问题。(a:vim,d:210503)(#GS,#社会计算.)++
May 03
-
人口红利消失意味着什么?绝不止是意味着经济放缓,它更意味着一种社会危机。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人的全生命周期中成本收益的转移,当社会人(劳动者)将自身的消费降到尽可能的低,然后将孩子的养育、老人的照料这些成本丢给社会,这些其空出来的[权利],也就转移成了企业和资本方的“红利”(a:vim,d:210503)(#人品问题,#GS.)
May 03
-
我们必须对[自由]这个概念进行严肃的反思,它是现代性意义上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简单说:自由的意识形态,制造了人类不自由的精神处境;而对自由的追求,奴役着追求自由的人的灵魂。——简而言之:自由的客观存在可能是个好东西,但对自由的主观追求和道德化标榜,总体上是个坏东西。(a:vim,d:210501)(#自由,#意识形态,#现代性.)
May 01
-
内卷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种有效的机制,其自身的效率化的演化过程就是[内卷]本身。也就是说,内卷是主体性存在和主体存在及其实现的自然属性,它无法被自身所调节,它只能被其依存的外部系统所调节。比如,我们所处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系统,不管在哪个层面上,都是无法被为其自身所调节了,他们只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卷起来,所以,我们需要社会主义和党建。(a:vim,d:210501)(#内卷,#GS,#社会主义.)
May 01
-
内卷可以用量表测,一个行业生态体,其可发展性及其结构功能边界大体上是可以估出来的,花些精力建个模,大约也是可以算得更精确的。好的氛围可能真不一定代表好的状态,它也可能意味着内卷已经发生,发展的窗口正在被关闭。(a:vim,d:210428)(#行业生态,#内卷,#创新.)++
Apr 28
-
为啥我老在批评人本思想呢?因为这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中“负外部性”的输出机制,其总体上I倾向于无穷大,而O倾向于无穷小。不要和我谈什么是真正的“人本思想”,这基于是的对“人性”责任自觉的信任,对不起,我不信任,这不科学,事实也证明了当人为成了“意义本身”“价值本身”,它将无可避免的滑向“负意义”和“负价值”。(a:vim,d:210415)(#人本思想,#现代性,#GS.)
Apr 15
-
关于[广义资本],这是一个从经济学向[基础社会学|GS]还原的概念,我们将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定义为一种对象化的IO:Input表达为[权利],Output表达为[职责]。[资本]是其中获得[权利]的凭据,我们将布迪厄的资本分类框架代入,于是,[资本]体现为多种入口,至少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专业资本等。(a:vim,d:210415)(#资本,#GS.)++
Apr 15
-
“公知”并不天然是贬义词,但你必须先区分理想的“公知”和“中华田园公知”、“营业型公知”的区别。即使是理想的公知,其提出的问题往往也不是真问题,而只是现代性内生矛盾的现象“陈述者”,而知识分子所需的“阐述”能力,他们普遍并不具备。(a:vim,d:210414)(#公知,#现代性,#GS.)
Apr 14
-
人的社会性,可以简化为共生基础上的[权利]和[职责]这两个极简概念,这两个概念是人的生物性的社会化赋值。在这一过程中,形式逻辑和主体性映射进一步生成人的观念性存在。形式逻辑的表象“知识和科学”和主体观念的表象“意义和价值”,存在架空运算的可能,但如果其始终不基本面上的基本属性交互,符号世界将僭越事实世界,世界从而被撕裂,人也因为被撕裂。(a:vim,d:210405)(#GS,#认识论.)++
Apr 05
-
反于左和右的斗争,存在一个基本的认知错误:因果倒置。左倾和右倾是果,而不是因。也就是是说不是左倾和右倾导致了各类社会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导致了左倾和右倾的出现。于是,左和右的根源不是政治学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或者说是[基础社会学|GS]的问题。政治学提供的只是一个分析系统,但分析的基础不是政治学的重心。(a:vim,d:210321)(#GS,#社会学,#政治学.)
Mar 21
-
内卷这件事,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演进规律,只要足够自由,基本无法回避。但凡一个系统中,微观主体均采取对已最有利的策略行事,且没有结构性的调节机制,这个系统一定会内卷。小尺度的内部小团体,大尺度的阶层固化,宏观尺度的历史循环,基本都是这个逻辑。所以,创新很重要、顶层设计很重要,科学发展观很重要。(a:vim,d:210312)(#内卷,#社会创新,#GS.)
Mar 12
-
服务业拖慢经济发展,现象如此,但要把这当成个问题,这经济学也研究得不怎么样。这个和把GDP的增量当作经济发展本身,犯的是同样的认知错误。制造广义通胀,却不谈分配配套,这经济社会是玩不下去的。(a:vim,d:210310)(#GS,#经济学,#发展.)++
Mar 10
-
穷人在消费,富人在积累,这个社会走在内卷的不归路上……只靠中下层的消费来贡献流动性,而中上层则倾向于把财产资本化,资本除了作为生产基础外,资本也是权益性分配的凭证——也就是说,富人财富的资产化,进一步的在极化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这种资本的积累,会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形成血栓,到流动性流不动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要出事了……(a:vim,d:210307)(#GS,#分配,#资本.)
Mar 07
-
社会权利的定义和行权,基于的是常态社会和常态人格的假设,并不完全适用于边界外结社和个体。而热点社会议题,往往属于社会边缘性个体/群体的边缘性事件,其生长成的叙事场域中,一般人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往往是失范的,有效性的丧失和叙事的人格反向建构诉求,使得这种热点社会议题的讨论,往往不具备可沟通性,而仅仅是一堆人的观念独白。没有啥建设性,可能只对于媒体和学术才有正面价值吧。(a:vim,d:210302)(#社会性,#认知,#GS.)
Mar 02
-
这个社会,公民对社会的声明的权利总额,远超过这个社会可分配权利总额。所以,这个社会以及公权力主体永远表现“不称职”;同时,批评社会和公权力,永远道德正确。(a:vim,d:210302)(#社会学,#现代性,#GS.)
Mar 02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党建:因为精英必然内卷,多级的、系统的、全方位的内卷,我们需要一种结构性、系统性的公共性意识、行为、共谋机制对其进行约束和对冲。同时,不能信任私德和人性,它们对人的社会性边缘性行为的影响统计意义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只能信任和依赖外置的观念和行为约束,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性意义上的“好人”,人类必须放弃对“自由”和“人性”的迷信,否则必然走向“自由”和“人性”的另一端,而党建才能保障全体社会人真正的“自由”。#(a:vim,d:210225)(#党建,#社会,#精英,#自由.)
Feb 25
-
社会的稳健运转,需要存在基于[e:广义权利]供给相对应的[e:基础产出]做为基本面,“广义权利”再通过[e:货币]这类一般等价物的分配、交易、配置,在[e:合法系统]中支持社会的良性运转。这里存在三个不同抽象层次的系统,自然系统(*产出)、观念系统(*权利)、逻辑系统(*经济),相关事件在三个系统相关要素和模型等形成的[e:集约场域]中形成有限正当性。(a:vim,d:210205)(#GS,#原理.)++
Feb 05
-
[vim]同志想整的[一般社会学|GS](|基础社会学,o:指其具有较大的一般普遍性,或者层次上更为抽象)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学科”(&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管理学、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的越来越隔着,热衷于在其理论建构的形式空间中次生建构出越来越精致而低效用的次级理论。而[e:GS]想回到人与社会存在的现场,在学科[形式逻辑]和[现实规律]记录间,形成一个一般性的阐述层,将[次生理论]中有用的东西,还原到较低级抽象的一般逻辑空间中。++(a:vim,d:210112)
Jan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