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科学 下的文章+
-
曾经,这个问题是希腊的制度算不算是现存体系中最好的制度,直到它破产了……
Jul 08
-
本来只是想写篇千把字的小文章,谈一谈在经验层面为什么应该用“公共事务领域”这个概念替代“第三部门”,一不小心已经写了近五千字,除了计划中的议题,还讨论了“公共的现代化”、“国家社会关系”、“多元资本与社会企业家”这些议题,而且都是在是较底层的逻辑基础上讨论……估计又是一篇不会有多少流量的文章,但初步厘清了一些问题,需要的人能看到和看明白就行吧……
Jul 07
-
第三部门++
Jul 07
-
对于中共在中国的角色、作用和影响,请不要视为一个政治学议题,如果你将其视为一个一般社会学议题,你可能能更加客观和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现实
Jul 06
-
社会议题是人建构的,并反向建构着人。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大的差别。人的立场和价值观还是尽量少介入到社会议题的逻辑分析中的好,这才科学的。不然,对于事实的讨论,很容易就被观念系统的自循环替代了——比如,如果这样,历史研究研究的就不是历史,而是观念史了
Jul 05
-
没有基督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人,是很难理解自由主义提供的观念价值的,前者是后者的母体和元命题。异教徒对自由主义的理解和想像,是另外一种无根的东西++
Jul 04
-
历史学需知:即使看着很像,但书上写的不是未来。
Jul 01
-
空想资本主义与空想自由主义
Jun 28
-
心理科学,组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串一串
Jun 27
-
自由主义的体系里,看不见的手是没有用的。系统中的所有自然主体和组织主体对私权利最大化的诉求和行动,并不会让这个社会自然变得平衡和变好,而是使这个社会从各个维度上趋于极化,从而挑战这个社会系统方方面面的结构张力的极限,直到某一点承受不住,系统崩掉。要素重新演化,新的结构重新形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崩溃的代价不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承受的,精英为自己建构了保护网,普通人呢?(a:vim,d:200625)(#社会学,#党建,#社会创新.)++
Jun 25
-
媒体、法律界、商界、文化领域、代议制政党的精英,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再是基础社会的社群代表,他们已经异化为一个独立的“代理人体系”,有着其独立的立场、观念、权利诉求及表达——自由主义者应该反抗的不是所谓的代表“威权”的公权力,而更应该警惕的是这些私权利的代理人们,他们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好,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让这个世界更复杂,而驱动原则只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大化。(a:vim,d:200625)(#精英,#代理人,#GS.)
Jun 25
-
自由主义和私权利是如何简化这个世界的(a:vim,d:200625)(#私权利,#自由主义,#局限性.)++
Jun 25
-
当一本书、一个思想、一种理论被命题化的时候,它的生命周期也就到了尽头,除了被滥用和解构,它不再具有任何创造性的作用
Jun 24
-
“主义”和“思想”是要放在社会文化语境下去理解的,比如存在主义的“存在”脱离了基督教神学对西方大众的思想形塑的背景,是没法准确理解的,没有存在主义将“自由”从文化神学中的释放,自由主义在结构功能之外的思想基础,也是不那么好理解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维度,只是举一个例子。(a:vim,d:200620)(#认知,#文化,#社会科学.)
Jun 20
-
纯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来说,人文学科是前现代的,社会科学是现代的,类似中医和西医的发展阶段的区别。(a:vim,d:200618)(#科学,#认识论.)
Jun 18
-
如果一个所谓的专家学者,和你讲东西,言必称哈耶克、熊彼特……看不见的手、乌和之众……又或者动不动要求你看了书再和他说——那么,你可以直接确认,他的水平上限是A-,大概率情况下水平在B级——不信的话你自己试试观察一下。(a:vim,d:200612)(#专家.)
Jun 12
-
想当人上人这件事吧,上一个阶层都得费了老劲了,离开原生社群的话,难度更是指数级上升,还要算上不同尺度的社群的话(离乡、出国),指数级再指数一下吧——考虑到国际化中产阶级机制可能降半个指数级,厌国心理可能在心理上再降半个指数级,但也就这样了……(a:vim,d:200607)(#社会学,#阶层流动.)++
Jun 07
-
说句得罪人的,很多搞社科的专家学者,已经陷在学科乐高里出不来了,一方面对事实世界缺少必要的了解,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认知局限缺少足够的自觉,同时还莫名其妙的观念自信——你又不了解对象,也不了解自己,还对自己极为局限的认知体系和观念体系迷之自信,这样真的好吗?(a:vim,d:200602)(#GS,#社会科学.)
Jun 02
-
用社会学的框架去重新分析和理解经济问题,非常有趣——事实上,社会科学中,社会学相对更底层,基于它讨论问题,相对不那么容易被学科逻辑所俘获。(a:vim,d:2006)(#GS,#社会科学.)
Jun 02
-
社会议题分析,经典社科理论的认知局限是如此的醒目,使得其简洁而性感的逻辑,在用来分析现实社会时,其有效性,多多少少和用传统阴阳五行学问讨论分子物理和材料化学的场景类似。(a:vim,d:200601)(#社会科学,#认知,#GS.)++
Jun 01
-
如果你对左和右、民主与威权、效率与公平非常了解,能够熟练地理解、表达它们、运用它们,那么恭喜你,你将无法定义这个社会,也将无法理解它,你熟悉的只是一套较为原始的符号系统。(a:vim,d:2006)(#形式逻辑,#GS,#局限性.)
Jun 01
-
理解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地方)政策其实有套路的,简言之:站在相应的叙事尺度上,基于该层次的逻辑框架走,不要用你习惯的中微观层面的逻辑映射去理解——同时,你需要理解以[国家·社会]为尺度的社科逻辑,而不不能只以组织和个人为尺度的管理和人文逻辑去思考,会很严重的误导你的认知
May 30
-
vim组织邪恶化猜想。(a:vim,d:200529)(#社会学,#组织公共事务.)++
May 29
-
社科理论普遍属于中层理论,也可以理解为抽象度较高的编程语言,对编译器和运行环境的依赖度比较高。要么编译成exe,要么提供rumtime,如果这些环境没有配置好,这些理论没法被实现为program,只能被视为txt。(a:vim,d:200527)(#认知,#社会科学.)
May 27
-
新冠疫情背景下,社会组织必然是无效的,原因很简单:应对新冠需要的组织力,社会组织提供不了,通常他们只能提供中微观的功能性供给——类比就是:操作系统没装好,应用程序没法跑,除非直接跑汇编,但汇编更适合的是单片机这样的简单系统,复杂系统根本跑不动++
May 27
-
社会科学理论有效性是基于其依存的国家社会环境的,环境失效了,它们就连带着一起失效了——就像是:操作系统无法工作,语法解释器就无法工作,脚本语言更没法正常工作。(a:vim,d:200527)(#社会科学,#认知.)
May 27
-
人权不是天赋的,人权是人赋的。(a:vim,d:200526)(#人权,#社会学.)
May 26
-
科学里,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对象化的研究和分析的,历史无法虚无,无法接受的只是历史的某个时点上,主导性的观念和事实你的观念和利益能不能接受而已。(a:vim,d:200521)(#科学,#公共事务.)
May 21
-
社会和社会科学的讨论基础都是“结社”,而非“人本”。“人本”是“结社”的构成要素,是后者的维度实现。要素和维度的讨论并不意味着结构不存在,而是在叙事时将其从逻辑上和价值上被预设了,这是有问题的,这意味着分析上的内卷和短路。欧美的人本主义的合法性源于对封建主义社会固化的结构,以及社会创新的可能性供给,而非其价值原则本身——原则有知识意义上的意义,在现实意义上它不与有效要素和结构结合的话是没有意义,甚至可能把问题进一步搞乱的。(a:vim,d:200519)(#自由主义,#人本思想,#合法性.)
May 19
-
右不代表某种政治立场,而代表一种结构的内卷和极化,实践中体现为代理人阶层(精英)的持续自我赋权,必须警惕。(a:vim,d:200519)(#政治学,#代理人.)
May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