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学 下的文章+
-
自由不是权利,自由是一种状态。 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内生属性,不继承自先验存在,也不源于前置(自然)权利,自然存在中没有权利这种东西。 我们的泛哲学教育应当加强形式科学的比重,许多西方思想的底层混乱是出在这个层面的,唯物思想无法分析,观念(泛道德)哲学更是分析不了,那时打嘴仗和拉帮结派用的。(a:vim,d:220710)( #自由主义 #GS #社会学 .)
Jul 10
-
"無敵の人"and"无缘社会"++
Jul 09
-
关于生育和孩子姓什么,自由主义女权有一种精典的认知纠结:因为女性在生育养育过程中的贡献更大,所以:1.女性有更优先的生育决策权;2.孩子的姓女性有更大的决策权重。要说有没有道理,似乎也说得通,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道理的基础是混乱的。一方面, 生育从来就不是一种“权”,另一方面冠姓根本就不是一种个体权利议题,而是一种社会关系议题。(a:vim,d:220202)(#社会性别 #生育 #权利 #社会学.)++
Feb 02
-
看一个喂牛的视频,底下评论说:“给牛喝牛奶是不是太奢侈了”。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牛奶本来就是给牛喝的,后来才让咱们这群猴子抢走的?
Feb 02
-
妾,是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纳妾不视作婚姻,妾本身不属于家庭成员,也没有家庭成员所享受的待遇,同样,夫家有罪时,妾也不会被株连九族。在法律层面上,妾就是个奴婢。妾的主要作用是正妻无法生子的情况下帮其生子,其余情况下妾和奴婢没什么区别。
Jan 08
-
中国式的家庭伦理剧里,主角往往是夫妻、婆媳、丈母娘女婿之间。有没有发现问题?问题是:老男人(公公、丈人)到哪里去了?
Jan 07
-
作为一种上古的存在,“文人”的理想社会必然不是中国现在这样的,也不是中国古代那样的,甚至也不是欧美那样的,而是伊朗、古印度那样的,知识阶层事实上掌握着立法(注经)、司法(释经)、行政(治世)权力,同时拥有经济和社会特权的教权社会。——所以,我们看到,文人普遍反动、自私和虚伪,比他们的理想化的宋明士人前辈更渣。(a:vim,d:211215)(#文人 #解构 #社会学.)
Dec 15
-
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常见的叙事纠缠:社会学意义上,养子才是自家人,嫁出去的亲女儿不是。财产继承是社会关系,不是生物关系。说完了,理解或不理解,接受或者不接受,都是这么回事。(a:vim,d:211210)(#家族 #亲子 #社会学.)
Dec 10
-
战争的根本功能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社会系统性IO的再均衡,出清自然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中无法容纳的人口,也是其中的一种解…… 说得直接点,有时候,战争的目的就是减少人口……很残忍,但就是这么回事……别扯什么多拿的人能不能匀出一点的蠢话,这样的社会叫社会主义社会,是多拿的人们所深恶痛绝的(a:vim,d:211201)(#战争 #社会学.)
Dec 01
-
学生从劳动者中来,最后回到劳动者中去,不能让毕业文凭成为脱离劳动者的通行证——某个时期的教育理念,相当的理想主义,也相当的深刻——想起鲁迅的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a:vim,d:211127)(#教育 #社会学 #闲话.)
Nov 27
-
母亲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父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低水准的社会性别争吵中,这是一个逻辑混乱的重点交叉点。——事实上绝大部分舆论场里关于社会性别的讨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用个体的主观视角和主体立场,去讨论一个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系统性问题。形式系统都没有选对,争个毛线。(a:vim,d:211115)(#社会性别 #社会学 #形式系统.)++
Nov 15
-
任何以[权利]为起点的社会实验,必然走向它的反面,没有例外。因为人的理性、感性、处境和观念,都会引导人过度伸张自己的权利,直到必须互相捅刀子——个案可能有差,基本面如此。(a:vim,d:211108)(#人性 #社会 #自由主义.)
Nov 08
-
社会的权利关系和政策制订的起点不是现代性(或者西方经典思想)意义上的“人”,而是人的“社会存在”。即以全生命周期的[结社人]为立足点的工程维度的系统思维,包含了[生物人]和[观念人]的社会性映射,以及对于全生命周期内[单元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权利的系统性调节。(a:vim,d:211105)(#社会学 #GS #中国模式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Nov 05
-
没有爱情的婚姻才长久 ——或者严谨一点:过分强调爱情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婚姻是一种社会结构,建构它的是社会性要素,而不是主体性要素。那种感情很好的长期的家庭,只是当事人之间刚好感情好而且懂维护而已。(a:vim,d:211001)(#家庭 #社会学 #社会性别.)
Nov 01
-
某种意义上,各种“媛”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cosplay,不应该也没有必须对其污名化。人的性资源的资本化,是人的权利,恰如男性女性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谋得生存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样。女性以及男性都有权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以此为基础经营自己的事业(或者生意)。(a:vim,d:211029)(#社会性别 #女性发展 #社会学.)
Oct 29
-
中产阶级是其所在社会的分形,其主体存在这个社会系统性存在的条件实现。其属性的函数集合能很大程度上还原其所在的社会。换句话说:当中产阶级指责他所在的社会时,本质上就是在否定自身的存在,有趣的是,很多时候他们这么做,恰恰是为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a:vim,d:211026)(#中产阶级 #社会 #主体性.)
Oct 26
-
狼性文化(a:腰里别块砖)++
Oct 13
-
社会性睡眠:说完晚安之后,生理上并没有进入睡眠状态,只是在社会意义上“睡着了”。此时,本人已经开启勿扰模式,切断社交通道,进入独处时光。
Oct 13
-
人类学观察:和朋友吃饭,他是长春的。他说:东北人现在分两种,一种是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央企的,另一种是社会上的,民营、社会、个体户。两种人已经互不通婚了。
Oct 13
-
为什么女性抱团的平台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男性报团的平台,只会一个个舔着脸说“好人一生平安”……(a:vim,d:211009)(#社会性别 #社会学.)
Oct 09
-
一名真正的萨普尔应该像法国绅士一样,每天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表现出体面得当的举止,喝喝茶、看看书,相互探讨和交流一些有档次的问题。他们应该把获得声誉和尊敬,看得比生活重要得多。——这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宗教,和海岛上的美军教一样,是人类学最好的案例之一。
Oct 09
-
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的是一种消耗型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进一步将这种进程道德化,并试图将另一部分人规训为奉献者,以确保其“标配生活方式”的可实现。他们一起让这个社会如此的丰富多彩。(a:vim,d:211001)(#中产阶级 #种姓制 #社会学.)
Oct 01
-
上野千鹤子,著名社会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关于社会性别的几本批判性著作,如《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在豆瓣的评分都在9分以上,但她提出的解决办法的书《一个人的老后——女人老了怎么办》,评分陡降至6.8……社会问题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提出的解决方案却莫名其妙,不一定与女权相关,也算是社会学者的悲剧吧……(a:vim,d:210923)(#社会学 #知行.)
Sep 23
-
常态社会和超纲社会:常态社会指我们习惯的日常生活场域,它由一系列“正常”的现象、经验和秩序构成,也就是所谓的正常社会。其背后一系列抽象规范往往是一般人视而不见的。当有人的想法和做法超出这些常态规范,成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偏差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超纲社会。——这个时候,常态社会的经验逻辑会遇到巨大的挑战。(a:vim,d:210912)(#GS #社会 #冲突.)
Sep 12
-
杨笠这一路++
Sep 09
-
性别冲突这码子事,之所以这么热闹,很大程度上,是男女双方都太把人当人了,觉得权利和正义应该咋咋咋,但现实又不是咋咋咋,于是都情绪化了。事实上,你先把人当成动物、然后把社会运作也客观化的看,婚姻就是一种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多个维度的需求,所必需的社会结构功能性安排。(a:vim,d:210909)(#社会性别 #婚姻 #两性.)
Sep 09
-
两个伊斯兰宗教界的神学大佬就妇女权利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辩论主题是打老婆的问题。俩人争论的焦点,不是“男人应不应该打老婆”,而是“男人如何打老婆才是符合教义的”……
Aug 25
-
看柳肃教授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中国教育之我见》——感觉:好中产、好专业的文字……正确的废话,专业的迷信——中国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压根就不是教育学问题,是社会学问题……诊断就偏了,这药方看着也挺好,然而无用。打个比方:公司经常外派你做项目,开始挺好,后来结婚生孩子走不开。提出策略是更好的时间管理……有没有想过调岗、换工作才是可能的有效方案。(a:vim,d:210807)(#教育 #社会学.)
Aug 07
-
做人不能太成功。成功之前,你身边有各色各样的人;成功之后,你身边就只剩下了好人……非常的无趣……(a:vim,d:210806)(#成功 #人际关系 #人类学.)
Aug 06
-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当中,语言都没有太多政治意义,殖民者也没有兴趣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殖民地人民。民族主义、身份政治这些东西都是1750年后才冒出来的。古代政权没意愿也没能力推广口头语言,只要统治精英能有统一的书面语,他们就满足了。 这种惯性一直持续到19世纪。工业革命让交通、通讯、传媒、教育这些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而语言又成了民族主义的核心象征,各个国家才开始主动推行语言同化。(a:莱茵行宫伯爵@知乎)
Jul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