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反思 下的文章
-
前两年事情不太顺,找原因:疫情占两成,人事占两成,自己状态不对占两成,余下四成可能还是步子迈得太大,想一步打造一个新市场——客户教育成本、生态建设门槛、专业能力偏差,都是槛儿……疫情过了后,又调整了大半年,身体和精神差不多开始走上坡路了,步子往后退了半步,回到主流市场边界内,感觉似乎开始对了起来……(a:vim,d:231007)( #vim #闲话 #反思 .)
Oct 07
-
每次回到武汉的家里,都很难待上太长的时间。家人的某些行为模式和沟通方式,总是让我本能的想躲开。(a:vim,d:230612)( #vim #家庭 #反思 .)++
Jun 12
-
和小伙伴谈事,对方说:张老师,你怎么还没赚到钱。我们这几年折腾下来,试出来的靠谱的业务和策略,还是19年你帮我们做战略研讨时提出的那些。我们都搞得有声有色的,你怎么还没赚到钱呢?你的能力和关系都比我们好多了啊?”(a:vim,d:230324)( #vim #闲话 #反思 .)++
Mar 24
-
2022主要收获(a:vim,d:221222)( #反思 #vim #成长 .)++
Dec 22
-
今天沟通下来的收获着实比预期的要大,尤其是关于个人强势的沟通风格、没必要的据理力争这几点,虽然已经有意识,但在沟通现场,经常还是习惯性的老样子。果然还是少说多听,对自己帮助更大。也是,本来沟通就是双向的,总想凭着某些知识上的优势强势单向输出,确实不是好的做法。谦虚使人进步,有效沟通使人共同进步。(a:vim,d:220927)( #沟通 #反思 .)
Sep 27
-
要不去学习一下讲脱口秀吧,仍然会下意识地会去解构和怼人……某种意义上,哪有经得起解构的存在,哪有经得起追问的人……如果不想表现得那么有攻击性,也不想老那么故作深沉,似乎搞搞文艺和讲讲段子可以做平替,又实在不想跟文人一个标签,讲段子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a:vim,d:220910)( #闲话 #反思 #talkshow #想法 .)
Sep 10
-
可能需要一些刻意的训练了,对有些东西的批评和结构已经过于执念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以后还是尽量建设性一些吧,这个时代的戾气已经太多了,不需要再多一些,即使它显得比较高级,仍然没有必要……(a:vim,d:220905)( #vim #闲话 #反思 .)
Sep 05
-
话痨的毛病传染到了写东西时,一个3+1页就够用的总体方案,愣是七成以上的时间在整实施细节……一个报告提纲就整了一天多……(a:vim,d:220722)( #vim #闲话 #反思 .)
Jul 22
-
回顾这两年我的怼人记录,用他者的视角看,差不多就是“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简单说,怼人的主题,2/3以上可以归纳到两个主题里:1.解构观念预设,2.分析形式错误。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主题,问题在于:人的主观建构基本上都可以纳入这两个维度,不靠谱的现代性建构出来的人本质上就是一个bug的容器,从这两个维度怼人几乎不会失手……人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坚持拿这些说事,何尝不是毛病……(a:vim,d:220706)( #反思 #解构 #vim .)
Jul 06
-
推翻了昨天准备的讲座框架,感觉陷入到了知识的诅咒中,“公益产业的价值基础和行动逻辑”,这种命名和后面的逻辑,基本上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说自话的姿势。这两年的一个毛病,就是习惯性的想做些观念颠覆和理论创新的事,相当的不接地气,圈内人都理解不能,还怎么做圈外人的工作呢?(a:vim,d:220420)( #认知 #讲座 #沟通 .)++
Apr 20
-
反思这件事,分建设性的和引导性的,两者的主体性和目的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当事人叙事,目的是让事情或者人往好的方向发展;后者是主持人叙事,目的是引导你走向预设的结论、促成预定的目标。或者说吧,前者是在启发,后者是在规训。(a:vim,d:220402)( #反思 #叙事 #洗脑 .)
Apr 02
-
给自己一些新的小目标和小原则吧,希望能做好:(a:vim,d:220331)( #目标 #vim #反思 .) ++
Mar 31
-
有一种说不清的无意义感……整理这些年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文字,从2007年到2021年,14年的时间,差不多整理了一半。去掉那些生活相关的闲话,主要三个大方向:实践向的社会创新1,理论向的社科2和形科3,大概经过了泛泛而谈、有点东西、妙语连珠、信手拈来、恃才傲物几个阶段,而最近的感觉似乎是:没意思……(a:vim,d:220323)( #心态 #vim #反思 .)++
Mar 23
-
我要反思了……靠,不应该是我反思啊! 但我为什么第一个反应我要反思。看来,我要反思一下了!
Mar 15
-
有能力反思是种优点,但只有反思或者过度反思是个问题。只有反思而没有改变,等同于用口号替代行动;过度反思则会约束行动,影响改变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种“伪反思”,通过将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上位化,用某种新的认知和叙事,形成一种相对于原属社群的心理优越和身份跃迁,同时,往往还和前面两个原因混在一起。非常的行为艺术和有成瘾性。(a:vim,d:220314)( #反思 #解构 #行为艺术 .)
Mar 14
-
反思 | 做人不能太任性,自我批评和自我管理很有必要++(a:vim,d:220220)( #反思 #vim #闲话 #理论 #沟通 #小思想 .)
Feb 20
-
闲话 | 理论可以创新,但不要太实验性,有效沟通是基础++(a:vim,d:220220)( #反思 #vim #闲话 .)
Feb 20
-
调整状态,以后要少看社会新闻、少怼人,没有意义。实在忍不住的话,就做点不涉及具体现象的抽象形式分析。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赚钱,比如推进项目,比如促进行业生态建设……性格可能是天生的,但行为是可以自己把握的,要自律。(a:vim,d:220220)( #反思 #时间管理 #情绪管理 .)
Feb 20
-
最近意识到自己几乎不和朋友谈个人层面的事情,聊天说的几乎都是工作和理论性的东西,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很亢奋的胡说八道。反思了一下,估计是多多少少有些社交恐惧和情感发展的问题在,这么做约摸也是一种调节方式吧,但显然有点逃避的感觉,走偏了,得努力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调整。(a:vim,d:210309)(#反思,#心理,#vim,#成长.)
Mar 09
-
傲慢是不对的,骄傲可以,不伤害别人的是底线。之前时不时会觉得对方听不懂我说的东西,偶尔还会这么表达出来。反思一下,这样是不对的:(a:vim,d:200604)(#vim,#反思.)
Jun 04
-
从明天(6.1)起,结束毒舌模式,调整为启发模式——这半年多近一年的时间,有些过度放飞自我了,光顾着批评和自嗨,内在的创造性恐怕被外在的破坏埋得太深了点……虽然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nice一些、建设性一些,应该对人对己都会感觉更好、意义更大
May 31
-
最近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学习自我批评和真诚的道歉吧。 这两年玩心太重,老是到处撩人,然后智商优越感太强,经常得罪人而不自知…… 罪过,罪过,我决定做一个善良而谦逊的人。(a:vim,d:200527)(#vim,#反思.)
May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