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下的文章+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那年,隋炀帝正在挖运河。 Aug 25
- 伤痕文学,有一个有趣的点:虽然它力图展现它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自发控诉,但我们顺着它的发展脉络,很明显能看到它是自上而下的。 Aug 18
- 乡下的老人回忆中的那些年:那几年城里人不咋折腾农民了,开始自己折腾自己,还把娃娃放到这儿来享福来的,住着当年全村最好的房子,墙厚窗大采光好,再烧个火炕,甭提多舒坦了。 那些城里来的娃娃虽然干农活不如村里人,但工分也不见得少给,家里人还经常从城里寄东西,村里的娃娃都羡慕着呢。 Aug 18
- 中国历史上,谁首都落在了1840年前的满清疆域内,谁就属于中国(谭其骧) Aug 09
- “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请缨抗战后邓汉祥劝多病的四川军阀刘湘不必亲征时他的回答。 Aug 07
- 当年大庆石油公司的基层员工待遇,起码是当时中国人均收入的三四倍。“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讲的可不只是奉献精神。早期国企能快速做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工农差距拉的足够大,吸引了最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国企。等到这些年轻人,反对知青下乡,希望子女世袭自己的身份和待遇时——现代企业也就封建化了 Jul 24
- 苏联短短七十年就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分别是: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再也没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理论上,苏联解体后,没有了苏联时期严格的审查制度,俄罗斯创作更加自由,加上俄罗斯人均寿命暴跌,经济崩溃,国有资产被瓜分,寡头横行,应该诞生更多更伟大的揭露黑暗的作品才正常,但令人惊奇的是,三十年过去了,俄罗斯再也没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Jul 16
- 晋国统一天下平吴灭蜀之后,司马炎召集群臣庆贺,席间问起为何能一统天下? 群臣皆言: 此为司马氏天命所归,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方成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伟业! 可笑曹操父子,携大汉天子,屯田安民,平吕布,灭袁绍,收张绣,战西凉,又空费国帑北逐匈奴。如此辛劳却未建尺寸之功。 如今大晋反手而定天下,足令群小慑服。我等愿追随司马氏,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Jul 16
- 八路到底有没有钱++ Jul 16
- 据德国《商报》网站14日报道,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第二季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用于发电,同时用于出口本国石油。 Jul 15
- 战国故事:秦楚赵韩++ Jul 08
- 毛、刘、周、朱、陈、林、邓中的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我叶剑英也算一个,从一定意义上讲,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我们从心底佩服一个人不容易。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大家逐渐认识了毛主席。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们这些人拢起来,干成了建立新中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这件大事情。(叶剑英) Jun 29
- 一波呀,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对,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因此,对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周恩来) Jun 29
- 延安时期,大批家境优越的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但有不少来到延安之后觉得理想“幻灭”,又离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革命的概念,他们去延安,是奔着给大老粗“启蒙”去的,是奔着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去的,结果去到延安发现,他们自己才是需要被改造的人,这种落差可想而知。(水陌轻寒@知乎)++ Jun 28
- 小历史 | 知青记忆--收获季节的乡村,秋后是怎么算总帐的++ Jun 26
- 乌克兰的Reddit论坛和Telegram上出现了一则广告,上面写道: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杀死兽人(orcs,对俄罗斯士兵的蔑称),只需要“捐赠”40美元,乌克兰士兵会在 152 毫米口径炮弹的侧面写下你定制的文字,然后向俄罗斯人发射。你将收到一张带有你个性签名的炮弹照片。++ Jun 26
- 96岁的马哈蒂尔语出惊人,称新加坡历史上属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因此马来西亚应该对新加坡提出“主权声索”,让新加坡回归马来西亚。 此外,马哈蒂尔还表示,历史上马来人土地辽阔,并且说“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土地”,包括“泰国湾南部的四个府、廖内群岛、新加坡岛,以及面积如桌子般大小的白礁”。 Jun 22
- 如果中国加入“文明国家”,谴责俄罗斯的“野蛮行径”,就能成为全球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 Jun 20
- 小故事:六十年代初,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的吴晗,发表了作品《海瑞罢官》,被他的圈子在报刊上一致好评。而批评这部作品的文章一律发表不出来,连教员写的批评文章都发表不出来。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要怎么理解,您自己看着办 Jun 15
- 古代称谓++ Jun 10
- 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库斯图里卡接受采访,称自己的女儿在法国读书,老师问同学们最喜欢的作家,女儿回答最喜欢普希金,老师说你为什么选择俄国作家,不羞愧吗! May 31
- 一生++ May 05
-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仅仅二十多天后,波兰亡国。在波兰的一个名叫比得哥什的小镇,当地的波兰青年出于爱国和对敌人的愤怒,决定对德国纳粹展开报复,但是他们的报复对象很奇葩——对当地的德裔居民下手,杀了不少德裔波兰人。纳粹知道后,也是出于报复,杀了当地120个波兰人。 May 03
- 哈耶克曾经拿着他的《通往奴役之路》,跑去巴结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和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宣称“读了我书,你们就知道怎么对待那些民主派了”。所以,先不管哈耶克的东西是不是在扯淡,但就他为法西斯领袖献书这件种说,说明至少他还是比较愿意践行“知识无国界”的自由理念的。 Apr 27
- 白衣飘飘的年代的爱情故事(a:天煞@知乎)++ Mar 17
- 你和一帮子小姐妹去酒吧玩,你是她们的大姐大。场子里,你们和另一桌子人产生了冲突,对方大哥盯着你,不怀好意,你冲他比中指。后来,因为你太霸道,你们姐妹闹矛盾,一部分人跑去隔壁桌玩了。对方大哥开始逐步向你靠近,你有点慌了,警告对方再过来你就动手了。后来你身边最后一个小姐妹,也要去对方那边。你拦着不让,因为这样,对方大哥就坐到你边上伸手就能碰到你身体了。你警告最后这个小姐妹不准过去,她坚持,大哥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你。这时候,你想做什么……(a:vim,d:220302)( #寓言 #问题 .) Mar 02
- 成功的改革需要扶植相关的势力集团,与旧势力对抗++ Mar 01
- 恢复高考后,1978年毕业的高中生可以选择参加高考而不去下乡插队,但是还是有不打算参加高考的高中、初中毕业生选择了下乡插队,因为此时插队2年以后招工回城分配工作已经是非常固定的模式,而照顾留城的毕业生需要待业一段时间才可以分配工作,在招工的倾向上对插队知青的分配工作也更优惠一些。 Feb 24
- 上山下乡的基本逻辑:++ Feb 24
- 贵族领主很少使用死刑,他们想表现自己仁慈的一面,也知道杀死为自己劳动的人并非明智之举。所以,领地内的很多纠纷,往往都是采取罚金的方式解决。但如果在城市中,惩罚就要严厉的多,城市议会非常愿意吊死盗窃犯,以维护城市的秩序。 Feb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