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际关系 下的文章
-
如果愿意帮一个人,你一定要表现的百般为难、千般纠结,让他了解你认真的考虑了这个问题,也让他未来能更慎重和有担当;如果不愿意或者没办法帮一个人,你什么都不要解释,直接拒绝即可,不浪费你们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Jul 06
-
所有的社会议题的之争,争的都是当事人自己最关注的那个议题。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那个议题列为中心议题,某些时候为了这种心理需求,还会觉得关注点不同的人是有问题的,甚至视为对自己的侵犯……++
Jul 04
-
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
Jul 03
-
生活中有三类人,一种人喜欢把困难想得多一点,这是现实主义;一种人喜欢把成功想得多一点,这是乐观主义。自我挫败是生活中的第三类人,一切对事物的思考都是否定性的,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摧毁自己的信心,或帮助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来放弃。自我挫败有三个心理特点,一是矛盾的悲观主义,不相信世界有真理,却又苦苦地期待真理;二是逃避人际关系,回避与人正面冲突,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三是一点小的挫折也会反复体验遭受挫败的感觉,希望自己被理解,却又不相信自己会被理解。
Jun 28
-
为什么有的人会毫无主见?因为怕自己选错了,怕承担责任,否则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所以她需要别人帮自己选,如果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是自己从善如流,愿意听取别人意见;如果结果糟糕,那就是你的责任,你为什么要给我出这种主意?
Jun 26
-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
Jun 26
-
要和一个陌生的异性结识,那最自然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上去要电话,也不是简单地示好,而是求对方帮个忙。比如,你说,“小姐姐,你背的这个包很好看,请问在哪儿买的?我想给我的妹妹也买一个”。短短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我在夸你的品味;第二,我是一个暖男,会照顾人;第三,我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只是我的妹妹。
Jun 25
-
偏见很少被辩论推翻,由于他们没有道理可循,因此他们也无法被逻辑摧毁——特赖恩·爱德华兹
Jun 23
-
增广贤文(精选)++
Jun 23
-
增广贤文(下)++
Jun 23
-
增广贤文(上)++
Jun 23
-
有些时候,不是你想理中客就能理中客的,某些情况下,能说话的话尽量说实话,不能说实话的话就保持沉默,不要天真,别人也不需要你理中客,你不一定有这个资格……(a:vim,d:200622)(#沟通,#社会.)
Jun 22
-
面对任何专家的话,你都需要先理解一个概念“代理人正确”。专家不代表客观,只代表专业,而这种专业指向的核心价值,可能并不是你。(a:vim,d:2006)(#专家,#代理人,#GS.)
Jun 15
-
官场潜规则(转)++
Jun 15
-
关心和同情是廉价的,帮助才是需要去做的。你不需要对所有的遭遇都保持同情,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一个客观结果甚至自我选择,你可以不认同,甚至有态度,但能帮助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帮助。善意不是态度,而是行为。态度上的善意仅限于不火上浇油,不应该要求更多。(a:vim,d:200613)(#善意,#人际关系.)
Jun 13
-
这年头,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觉悟:你背后说的所有的闲话,都一定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而且通常不会如实传播,而是会被添油加醋的变成新的闲话。(a:vim,d:200527)(#传播,#人际关系.)
May 27
-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增广贤文一组++
May 24
-
这年头,人和人越来越难以共同生活了,不分男女,都这么想。和作不作没啥关系,“他人即地狱",共同生活必然存在相互在现实和心理上的干涉,包括客观的实际影响、也包括主观的感受。现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多了,家庭的功能性价值弱了,人同时对自己也更重视了,难以接受这种非必要的一起生活,是很自然的心态。(a:vim,d:200421)(#社会学,#心理学.)
Apr 21
-
“人权”是不是“自私”,就看你想从什么维度谈了——大多数情况下是谈不下去的++
Apr 13
-
立场和智商以及善良是负相关的……
Apr 10
-
很多的争吵,归根结底是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有时候还想证明对方是错误。
Apr 09
-
没有共同的经验或论证前提作为基底,“说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Apr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