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vim 下的文章+
-
曾经我也是《南方周末》的忠实读者,读书的时候,几乎每周都会去路边报摊买《南方周末》,有时候还会带一份《21世纪经济报道》。客观的说,就当时中国那个乱,就当时媒体那个景气,南方的媒体人们还是挺有担当的,不过,这些年,眼见着越来越不靠谱。国家社会都发展成什么样了,知识都进步到什么程度了,南方系的那些老媒体人,却似乎停留在了社会和观念的历史晶体里,无法自拔……(a:vim,d:210301)(#媒体,#社会.)
Mar 01
-
曾经有个女性朋友选择从上海移民广州,我们问她问什么选择广州,她说:广州天气暖和,可以一年四季穿裙子。我们说这个理由无比的有说服力,不需要其它理由了……后来,根据若干迹象标明,她是认真的……(a:vim,d:210224)(#生活,#女性.)
Feb 24
-
现代社会存在大量的所谓[e:现实]问题,其作为[e:社会议题]而言并不[e:真实],其本质往往是有限[e:事实]基础上,某种[e:意识形态]的[e:叙事内卷],以及相对应的[e:形式逻辑]的[e:分析短路]。——用人话说就是:大量所谓的社会问题,其矛盾并不在基本事实上,而在于对其的理解、分析、叙事等混乱上。(a:vim,d:210221)(#社会问题,#形式逻辑,#哲学.)
Feb 21
-
今年起的工作重点包括2个方向:1.以公益产业生态为基础的战略与人才服务(主要面向行业枢纽、平台型组织和相关党政部门);2.青年精英的社会创新实践和研学服务(主要面向20-28岁精英阶层的年轻人)。前者以[业擎社创]为基础开展工作,后者启动[青马研习社]平行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关键词:社会创新,公益产业生态,青年发展。(a:vim,d:210219)(#业擎,#社会创新.)
Feb 19
-
过年期间,把2020年上半年写的一些短文字整理了一遍,用于寻找今年写文章的素材和梳理个人的思想脉络,总体感觉++
Feb 19
-
整理2017年记录的各种思想小卡片,整理了1-6月的内容,如果不算“社会创新”和“社会组织工作”相关内容,只有13条原创的东西,如果算上前面的内容,一共也只有40条,还不到2020年1个月的量……不知道是去年太有想法,还是去年太不务正业了……(a:vim,d:210213)(#闲话,#vim.)
Feb 13
-
又听到有人吹哈耶克,受不了,他通过那本《通往奴役之路》批评苏联的同时,他指出的“对的路”通向的是“通往奴役的另一条路”啊……现代性意义上的奴役是现代性定义的自由的另一个名字,问题不在现象层面,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a:vim,d:210209)(#思想,#自由主义,#乌托邦.)
Feb 09
-
新文章的思路理顺了,内容不变,还是《社会创新、广义资本和人的全方位自我实现》,不讲太多宏大叙事,从形形色色的现象人的白描开始,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现代人收尾,聊一聊一个现代性意义上的人如何通过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社会性的生活,达成自我的系统性实现。(a:vim,d:210209)(#现代性,#生活方式.)
Feb 09
-
公共品的供给需要对应的供给主体,而公共品对于不同的主体有多重含义,存在大量的假性相关,如果脉络不对,会无法实现闭合。说不上谁对谁不对,只能说,公益不好做,主体越多复杂度越高,还是商业相对简单。(a:vim,d:210208)(#社会创新,#生态.)
Feb 08
-
乘着这几天在成都不忙,抽空在酒店把拖了半年的文章写了吧。题目不变:社会创新、广义资本和人的全方位实现——从国家社会、组织结社、人格心理三个层面,把人与社会中、他者、自己的关系理一理。不多强调“公益”了,就谈谈“存在”和“生活”,可能涉及大量的抽象叙事,我尽量口语化表达。(a:vim,d:210207)(#存在,#公益,#生活方式,#社会主义.)
Feb 07
-
有些时候话太多是缺少自信的表现,或者在相关场合里处于弱势的表现,又或者是个人自我意识过盛的表现,或者其它……但不管是哪种,其实体现的都是当事人的某种相对负性的状态——作为一个话唠,我要认真反思,我过份自信的表象背后,即使只是讲的专业内容,是不是也基于的是某种心理上的需求……(a:vim,d:210205)(#心理,#沟通.)
Feb 05
-
社会的稳健运转,需要存在基于[e:广义权利]供给相对应的[e:基础产出]做为基本面,“广义权利”再通过[e:货币]这类一般等价物的分配、交易、配置,在[e:合法系统]中支持社会的良性运转。这里存在三个不同抽象层次的系统,自然系统(*产出)、观念系统(*权利)、逻辑系统(*经济),相关事件在三个系统相关要素和模型等形成的[e:集约场域]中形成有限正当性。(a:vim,d:210205)(#GS,#原理.)++
Feb 05
-
该转变一下现在的状态,多花些时间认真做点对自己和社会更有具体意义的事了,扮演思想家这件事,业余整整就好,不是花太多时间精力去折腾,不然,正经的事也变得不正经了……(a:vim,d:210202)(#闲话,#vim.)
Feb 02
-
张维迎同志是一如即往用把自己装在一个形式逻辑的黑盒子里……他谈的内容要素都有现实映射,但叙事逻辑是架空的,不能说错,但是绕啊绕啊绕啊绕啊……(a:vim,d:210202)<#张维迎:正义在前,慈善在后@善达网>
Feb 02
-
关于社会新闻的讨论,其实大部分人,或者绝大部分表达积极的人,根本不在乎事实是什么,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素材,用来论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已。至于我么,我就喜欢做一个冷漠的围观群众,我也不关心事实,我只是喜欢凑热闹,围观这些“有想法”“有态度”“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的人。我觉得,他们才是热闹本身。(a:vim,d:210131)
Jan 31
-
行动社区和聊天广场需要分开。(a:vim,d:170619)
Jan 30
-
“我先是人,才是中国人”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问题?(a:vim,d:210129)++
Jan 29
-
感觉自己越来越有能力写点诗了……这两年一天到晚的对人本思想和现代性进行批评和解构,把现代人那点人格底层和被社会建构的东西都一点点呈现了出来。原意是消解神圣性,让人成为人,而不是神的赝品。现在出了点副作用:对人太了解后,想针对性的整点让人感动的东西似乎也是捎带着的事了,稍微学习一下文学技巧就行……当然,没有轻易文学的意思,弄出些让人有感觉的东西似乎不算太难,但要做到有足够的回味和反思,还得有文本的美感,得花不少的精力,需要匠人精神。(a:vim,d:210128)(#诗歌,#人性.)
Jan 29
-
正经的修改方案,时间比例分配大概是这样的:文本修改,约5-10%的时间;分析问题和需求,并调整方案逻辑和框架,约20-30%的时间;协调相关方,确保新方案的可行性,约40-50%的时间;对于本人,通常还有约10-20%的时间是用来填补拖延症的心理需求的……这样是不对的,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整改……(a:vim,d:210128)
Jan 28
-
可能是前几年做了太久了政策咨询和理论研究,思维上形成了某种局限:过分宏观和过分强调一般性和公共性,习惯从国家社会和行业生态层面考虑问题,对机构和个人层面的主体性的诉求考虑不足。作研究可能这样还行,但回到实务领域了,这种思维习惯必须调整过来,不然显得不接地气和理想主义了,希望现在意识到这个不算太晚。(a:vim,d:210128)
Jan 28
-
今天差不多可以把第四版的方案做出来了,基本原则:简化、聚焦、落地、后置——原来8页的方案,差不多可以压缩到6页内。前两个版本的明显的短板差不多补上了,基本能做到重心在地化,可行性优先。虽然收缩了一些内容,但是可以把部分精力从单一项目中释放出来,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a:vim,d:210125)
Jan 25
-
我想吃面窝、豆皮、热干面,藕夹、藕汤、牛肉粉,鸡冠饺、欢喜坨、糯米鸡、糊米酒,蓑衣圆子、鱼圆子……(a:vim,d:210128)(#美食,#武汉)
Jan 24
-
有些时候,说实话会打破人的舒适区,而舒适区的搭建材料里,通常有不少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的成分在里面,于是,有些时候,说实话比恶意攻击更让人难以接受和让人愤怒……(a:vim,d:170505)
Jan 24
-
很久以前,我迷上了电脑DIY,经常会义务帮朋友装机。后来,我再也不帮人装机了。在有些人的看来,机器是你装的,你就应该永远提供免费的24小时售后服务,硬件故障是你的问题,软件不顺手是你的问题,装盗版软件弄出病毒也是你的问题,上不了网还是你的问题,连因为玩游戏和家人吵架都是你的问题。
Jan 24
-
我想架空一个森林,写一个很长的童话,谈一谈这三十年已经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故事,还一下24岁之前欠下的债……(a:vim,d:170423)
Jan 24
-
项目方案第四版的总体调整策略:1.在地中心化:从行业专家为中心,转为在地机构负责人为中心;2.差异化工作:从同质项目立项,转为公共品项目立项+专业服务差异化提供;3.重心外置:整合平台工作本身的正外部性,以及对于增量资源和价值的激活和导入——策略确认,中微观的方案就好弄了。(a:vim,d:210123)
Jan 23
-
代理人红利是一种权益性红利,指得是中间人(或专业人士)通过代理特定社会群体的权利,从中获得的社会结构性收益。比如政治家、金融家、互联网平台、律师、媒体、部分知识分子干的活儿。虽然这种收益往往被表现为服务性收益,但本质上这是一种权益性收益,基于的是社会结构性权益的分配关系。(a:vim,d:210123)++
Jan 21
-
vim的这十年(a:vim,d:210120)++
Jan 20
-
不知道怎么搞的,总是会在凌晨四点多钟醒来,然后满脑子转个不停,想些很复杂的事情,比如拖了很久的文章里的内容,一些还没理顺的形式逻辑的东西,需要调整的方案的结构等,通常持续半个小时以上——没听说这个时间脑子会很活跃啊,非工作日还好,需要早起的工作日就让人头疼了(a:vim,d:210117)
Jan 17
-
我决定了,我要弄一个网站,帮着有才华有潜力的贫困年轻人寻找赞助人。就像当年欧洲的贵族资助来自下层社会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一样——老有腔调的当代精英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证明自己的眼光、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由的方式了。就从我熟悉的公益领域和科研领域开始,有想法的请和我联系。(a:vim,d:210116)
Jan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