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vim 下的文章+
-
哟哟哟哟哟,昨天晚上发的这篇《vim社会分析单元——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认识论基础》,完全没推广,居然有四十多个阅读,而且只有5个人是好友……我还以为这种认识论层面的底层文章不做定向推荐是没人会读的呢——不过确实值得读一下,对于认识自己和与人打交道会有帮助++
Jul 30
-
机智的把正在写的文章《vim社会分析单元》分成了两篇文章,把其中分析话语合法性的内容抽了出去,另外成了一篇文章《理解与沟通的认识论基础》,两边的结构都清晰许多,内容也能分别控制到6000字和3000字以内,虽然可能仍然过于抽象,但是对于有兴趣的人,应该易读许多
Jul 29
-
我错了,我本来只是想写一篇文章,结果现在书的第一章的框架都搭好了……必须马上收手,影响工作了……
Jul 28
-
继续造轮子。今天会在个人公众号发出vSITs系列的新文章《vim社会分析单元》,大模型里又嵌了一些底层小模型,比如,把认知的合法性类型分成了:(逻辑)分析合法性、(现象)叙事合法性和(社会)工程合法性——回头把这些小模型抽出来再单独成文,wiki的优势出来了,知识的分解和聚合比较容易进行++
Jul 28
-
本来要写的是一篇工具性的文章,谈的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结果到目前为止,还在讨论认识论层面的东西……不管了,今天写成什么样就怎么样,先发了再说
Jul 26
-
今天要下狠手,把vSITs社创工具集的几个一级模型写完,包括SAU(社会分析单元)、VSF(正当性社会场域)、STTU(社会变迁拓扑单元)——不弄不行了,发现在机构号上写社创系列文章,稍微深入一些就需要涉及这些底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先弄出后面引用就好了,不然每篇文章都得手写……
Jul 26
-
作为一个俗人,给筹备的战略公益研修班最后的研讨课,准备了一个俗不可耐、但极其务实的名字:《公益战略原型设计——让老板和资方比满意更满意》
Jul 23
-
公个告,估计还会有2-3篇文章,把公益行业/公共事务领域的一些基本面上的情况理理顺。然后,写作和发言的重心就不再在理论面上了,也不再忙着自嗨了。该开始在实务面上,做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事情了,下一篇文章估计就能看到,主题《社会创新、资本与社会企业家》
Jul 22
-
vim自媒体招人啦~~~
Jul 14
-
重新规划了一下个人自媒体:个人wiki站为后端,做知识基建;公众号为前端,做服务推广。按专题在组织发布内容:vim小喇叭(公告),vim搞事情(社会观察),vim爱知识(思想实验室),vim小杂烩(小思想+小娱乐+小知识)——再看怎么和机构自媒体联动
Jul 14
-
必须专心工作。发现一旦脑子停止运转,人就容易感觉累和懵,但一旦开始用脑子,很快就能进入精神状态——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成瘾性……
Jul 13
-
个人自媒体的简单定位和分类++
Jul 13
-
“世界上的大坏事主要都是好人干的,坏人只能干小的坏事”,哈耶克这句话很文艺,但是错的,因为他对于好坏和大小是选择性定义的,这也是他那本《走向奴役之路》最根本的问题,那不是一本经济学作品,那是一本意识形态作品
Jul 12
-
继续头晕,一个晚上还是没有恢复过来,今天还要写东西啊……再睡睡,希望下午能好起来……
Jul 12
-
广个告,接下来的两篇公众号文章,将在这篇文章的基本上展开,计划包括:下周《理论 | 资本、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家》,再下一周《实务 | 资本与创新视角下的评估逆袭路径——从帮着跑腿的到一起玩沙盘》——这篇文章虽然逻辑不是特别连贯,挖了不少坑,但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讨论倒是可以出不少文章,预计会成一个系列
Jul 10
-
修改了一篇讨论公益领域从业者困境和空间的旧文章,准备发公众号,然后发现,多年前已经被发展简报以原创形式发表过了……好吧,有点头大,来不及准备其它文章了……不过至少知道,腾讯的防抄袭机制还是有些用的……
Jul 01
-
为什么这两天这么多银行都恭喜的信用记录良好、综合评分优异,纷纷抢着要给我提供贷款,他们这么快就发现我的潜力,看到我的未来了吗???
Jul 01
-
批评自由主义,不能只从现象层面讨论,也不能只在逻辑系统进行批评,这是没有用的。自由主义总体上是观念系统的产物,它的合理性和荒诞性却存在于逻辑系统和事实系统中,这存在一种叙事和讨论上的错配。有效的批评,要从其思想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重构,才能形成有效的讨论,进而才可能进行论证或者调整。(a:vim,d:200628)(#自由主义,#思想,#分析.)
Jun 28
-
自由主义的体系里,看不见的手是没有用的。系统中的所有自然主体和组织主体对私权利最大化的诉求和行动,并不会让这个社会自然变得平衡和变好,而是使这个社会从各个维度上趋于极化,从而挑战这个社会系统方方面面的结构张力的极限,直到某一点承受不住,系统崩掉。要素重新演化,新的结构重新形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崩溃的代价不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可以承受的,精英为自己建构了保护网,普通人呢?(a:vim,d:200625)(#社会学,#党建,#社会创新.)++
Jun 25
-
靠,本来只想简单表达一下观点的,一不小心又写成了一篇一千多字的迷你分析——别说,这种100-200字一段一段的递进式写法,还真有助于解决写作方面拖延症。接下来的写作计划里试试看,会不会有助于专题的写作。(a:vim,d:200625)(#创作,#经验.)
Jun 25
-
虽然经常批评那些观念先行的人,但有些时候也真的在想这样是不是真的好。比如当你看到某个人真诚地赞美某种“道德”或者“价值”,而同时你能感知到他的这种价值判断的基础是无法不证自明、经不起推敲的时候……尤其当他的这种理念,不再是一种信念,而开始变成一种言行的时候——附和或者批评,都似乎不太好。(a:vim,d:200615)(#.闲话)
Jun 15
-
我很愤怒,但我仍然要保持建设性
Jun 13
-
本科期间,建议尽可能在国内的好学校读,原因很简单:1.社会资本;2.结构势能;3.事实系统。先不展开,简单罗列一下。到了研究生阶段,出个国应该不错——如果你本科已经在国外读了,本科期间的暑期多回国实践吧,必要时不要怕多花钱。中学严重不建议出国读,有家长陪也不要去,如果不担心小朋友内在的文化和人格撕裂的话,天知道这种内伤未来要花多少年才能修复。别以为你们家有钱,送孩子出个国就能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机会,享受各个国家的好处于一身,别那么幼稚了,先不谈隐性成本和结构性成本,显性的,你以为中国和目标国的政治是傻X啊,政策稍微调整一下,你们家娃和你们家就在国家利益博弈中变成牺牲者和砝码,到时候你一准心理扭曲,要么恨国、要么灯塔倒塌,还会被两边的“朋友”当笑话看(a:vim,d:200607)(#教育,#社会学.)
Jun 07
-
傲慢是不对的,骄傲可以,不伤害别人的是底线。之前时不时会觉得对方听不懂我说的东西,偶尔还会这么表达出来。反思一下,这样是不对的:(a:vim,d:200604)(#vim,#反思.)
Jun 04
-
不说粗话,保持善意。建设性批评,创造性破坏。与拖延症战斗到底,请大家监督提醒。(a:vim,d:200601)(#vim,#反思.)^)^
Jun 01
-
从明天(6.1)起,结束毒舌模式,调整为启发模式——这半年多近一年的时间,有些过度放飞自我了,光顾着批评和自嗨,内在的创造性恐怕被外在的破坏埋得太深了点……虽然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nice一些、建设性一些,应该对人对己都会感觉更好、意义更大
May 31
-
2年出头,3年成名,5-10年揣一根签字笔、抱一颗平常心吃遍天下
May 29
-
基础:青年发展(本土、国际)。横向:城市治理,一带一路,(乡村创新);垂直领域:教育创新,文化交流,扶贫发展,(公共卫生),(企业公共事务)(a:vim,d:200528)(#社会创新,#创业,#青年工作.)
May 28
-
最近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学习自我批评和真诚的道歉吧。 这两年玩心太重,老是到处撩人,然后智商优越感太强,经常得罪人而不自知…… 罪过,罪过,我决定做一个善良而谦逊的人。(a:vim,d:200527)(#vim,#反思.)
May 27
-
人权不是天赋的,人权是人赋的。(a:vim,d:200526)(#人权,#社会学.)
May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