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学 下的文章+
- 文化杂种也是杂种,阶级杂种也是杂种,只不过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怎么发挥作用了,有的人会很正,有些人则会一辈子都阴阴的,以受害者自居,整一个负能量发生器 Dec 13
- 大妈:哟,弄个没有员工的超市就是时代潮流了,有本事弄个没有老板的超市呀——vim:大妈是智者。无人超市的本质是去劳动而聚资本,将经济分配进一步转向资本掌握者,虽然说这是科技的进步没有问题,但是背后社会张力的进一步紧张而是问题。 Dec 10
- 女性为什么会显得更为自我,给个分析框架:人的三种基本属性:自然人,社会人,观念人。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男性的社会性和自然性、观念性相对比较均衡,而女性因为相对的弱社会性,其自然性和观念性会较为显著,这两者都有更强的主体属性,自然也就体现为较为自我——这无所谓道德和成熟,客观世界的主观呈现而已++ Dec 09
- 色情业的繁荣与经济衰退呈负相关——这个是经济景气与女生裙子长度的较为学术的表述——但如果更加抽象的解读,事实上指得是:当生产不再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对应增加时,分配机制将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Dec 06
- 一公务员在微博上哭穷抱怨,一网友回帖说:“你们公务员哭穷,为何不辞职?” 公务员愤笔疾书道:“这就跟你妈常抱怨你爸没钱没权没长相为什么不离婚一样,因为你妈把青春和美色都给了你无能的爹,你妈还有什么资本离婚呢?你妈就不能抱怨抱怨吗? Dec 06
- 有原则但无责任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尚的人 Dec 06
- 教育焦虑浮世绘++ Dec 06
- 人类是服从与社会建构的,因为是“从小”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所以目前女权主义者能做的是就是壮大自己的力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才能被正视,才能帮助受害女性寻求权利,才能走上高位让下一代年轻的女孩看见,才能督促立法,甚至推动社会变革。++ Dec 06
- 女性对政治经济缺乏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从小就生活在男校长、男市长、男军长、男主席、男专家的社会里。她们儿时在构建性别认同的时候,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根本找不到什么女性模版去认同。香水口红巨乳小腰什么的倒是能找到很多认同。 Dec 06
- 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有潜力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番作为的城市女性,都还在接受着男权社会的女性福利。萧伯纳说:让人们受到束缚比让他们摆脱这种束缚更容易,只要这种束缚会带来利益。 Dec 06
- 当前中产阶级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矫情需求和工作不饱和的矛盾 Dec 04
- 人的三种属性:自然人,社会人,观念人。总的来说,中国人更多社会人的属性,而西方人更多观念人的属性。于是,大量中国人所谓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的心理呈现,而非西方人那样,是从精神层面形而上演绎来的原生精神问题——不过,由于现代性源于西方,现代中国人也有幸能患上西方人那样的心理疾病了 Nov 26
- 现代人最理想的社会生存状态:拥有精英阶层的身份,过着中产阶层的生活——不只是中产和伪中产这么想像,客观上精英阶层处于这种状态也是最舒服的 Nov 26
- 吃绝户通常都是亲戚干的,比如大哥死了,大嫂成了寡妇,因为没有儿子,其它弟弟们就把大哥的财产分了,让寡妇自生自灭,有些时候,寡妇加女儿也可以这么干,必要的时候,寡妇有儿子也不影响亲戚们这么干++ Nov 25
- 二代们似乎更容易认为:花钱是体现不出一个人的价值的,即使是在代表家族做公益,他们需要通过正向价值的创造来证明自己;这个与认同消费主义价值体系的中产阶级年轻人刚好相反——这个挺有趣 Nov 25
-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道,身份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严与尊重。++ Nov 24
- 大城市、高层次、大型的公益组织,一定会走向精英结社,而且一定会内卷,一定会俱乐部化,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积极因素,没必要意识形态化的反对,没有必要,也做不到……我们要做的是:坚持要在这个系统里保持公共性的要素和机制在,它可以是道德化的,但更先进也更有保障而且有额外价值的是[广义党建]的纳入。(a:vim,d:201123)(#精英结社,#内卷,#外部性.) Nov 23
- 魏晨同志说疫情期间,政府干不过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干不过网络社群,网络社群干不过个人精英,并表述为一种去组织化现象。可能确实有这种情况,但我劝社会组织别被表象迷惑,组织化没有失效,只是社会先失序了,适用于常态社会的组织化基础不适应了而已,所谓的非组织化的优势,只是[结社]这种较为原始的组织方式,在特殊情况下,重新发挥现代法人组织不擅长的社会作用而已++ Nov 23
- 公益组织形成的几种结社基础:精英结社(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公益组织,主打社交和身份),中产结社(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的各种协会义工联啥的,主打生活方式),平民结社(不分地区中下层的自组织,主打中下层生活互助)(a:vim,d:201123)(#结社,#公益生态,#地区.) Nov 23
- 社会对一个内部层级分化很厉害的“弱势群体”的权益让渡,总是会高度转移给弱势群体中相对强势的少部分个体。——比如女权,比如民族政策,比如扶贫等等,身份政治是集大成者 Nov 21
- 先富带动后富,没有合适的制度安排,就是一个假命题。国内的这些土产资本家一旦成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移财富,第二件事就是移民,第三件事以外商身份投资继续剥削。而不是什么涓流效应、优质乡绅那种想当然的假设。必须尊重人性,未经节制的人性中不会生成长出好人。 Nov 20
- 在任何一个简单系统中,内卷是必然的。如果你觉得一切都刚刚好,各方的关系稳定且恰如其分,所有的步骤和流程都显而易见、理所当然,那么,你所处的系统很可能正在内卷中,或者即将进入内卷的过程。——这很可能是一个定理++ Nov 20
- 如果把资本理解为一种分配权,把生产和服务理解为一种社会价值供给,把货币理解为一种权利凭证,把消费理解为一种社会行权,似乎可以把经济逻辑进行一般性抽象,然后在一般社会学的逻辑下,与其它社会科学逻辑一起分析,而不是硬要将其向更“科学”的方向上硬凑了…… Nov 19
- “我花自己的钱怎么了?”这句话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事实上你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你花的是未来家庭(和自己)的钱。你所有当前的收入,都包括了未来你没有劳动能力或者遇到极端情况时的支出部分,以及子女养育和父母照料的社会性成本——你把现在的钱都花了,等于你不想承担这些费用,那么,你觉得这些费用该由谁来出呢? Nov 18
- 现代主流女权追求的是权利,而新中国早期女权强调的是社会身份,这两者不但在价值观上是有差别的,在背后的社会基础和认知基础上是完全不同的 Nov 17
- 劳动不创造价值,劳动只是生产行为本身,价值是社会性概念,不由自然性的东西决定。(a:vim,d:201114)( #劳动 #GS #社会科学 .) Nov 14
- GDP不创造价值,GDP只代表流动性本身 Nov 14
- 广大学生和原生中产/资产阶层,往往到了相当年龄,还没有被社会毒打过,说起理论来是一套一套的,价值观标榜也是脱离现实的高度自洽,为了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社会适应性和建设性,给他们上上疫苗是很有必要的——于是,社会实践和忆苦思甜很有必要,只不过钱少的要自己摸,钱多的可以请教练,如此而已++ Nov 12
- 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人们缺少必要的政治常识,却对政治充满了热情——个人如此,组织也如此;民间如此,官方也如此…… Nov 05
- 如果有中国版的超级英雄,应该也是社会性、集体性的吧,比如张桂梅,比如相当部分感动中国里的那些人 Nov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