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学 下的文章+
-
做梦只能梦到你能想象到的事,清醒的时候才会发生你想不到的事……
Apr 07
-
“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行为心理学》
Sep 25
-
心理学家罗伯特·卡伦在1979年时对羞耻感下了一个定义:人们不会因自己做的某件事或某种行为感到羞耻,之所以会产生羞耻的体验,主要是源于身份或缺点的被曝光,被别人看到,并被别人认为的不好的事情,我们才会产生羞耻的感觉。
Apr 21
-
当一个人愿意把谈话的主场让给他人,让他人可以轻松地、自然地在谈话中以高比例地聊自己的观点、立场、感受、价值时,其它人就会觉得这个人好相处。
Feb 21
-
情绪得不到释放,事情发展不如自己的预期,就无法正常思考和生活,这就是心理空间很窄的表现。
Aug 18
-
你以为自己是在反思,其实你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因为人的生物本能是需要节能的,所以我们倾向于让自己急功近利、头脑简单
Jul 21
-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原则:责任不要分散。具体实践就是:能直接把责任和具体的人对应的,就不要让大家自己商量着来。比较讲课时提问要点名,比如开会协调工作要确认负责人,比如社群运营时要让核心成员有具体的任务和角色去做。(a:vim,d:210402)(#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
Apr 02
-
可以把意识(consciousness)比喻成一条河流,而我("I")是站在桥上看这条河流,当你上课走神或是睡觉时,这条河流还在继续流动,只是你从桥上走下去了,不再继续看着河流
Apr 02
-
情感关系中: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做什么;和因为你没有为我做什么,所以你不爱我。两者不是一个逻辑。事实上两者逻辑上都不完备,前者可以在一定的补充条件下证实或者证伪,而后者基本上不具备逻辑演绎的形式基础。(a:vim,d:210308)(#情感,#心理.)
Mar 08
-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 “心流” ,指的是一个人将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并且在事情完成后,产生了一百倍的满足感,一百倍的精神愉悦。
Mar 06
-
人应该学习并勇于表达情绪,一个过度克制自己的情绪的人,通常很难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即使感知到了,也会容易束手无策,甚至自己也会陷入某种负面情绪中……(a:vim,d:210306)(#心理,#情绪,#人际关系.)
Mar 06
-
反问是一种很糟糕的沟通方式,事实上,反问比直接的批评更有攻击性。因为反问首先是对于对方当下[人格实例]的质疑,人在回应对方的反问时,首先需要面临一个自我证明或者自我批评的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应对一种对方建构的社会性关系落差(:对方在暗示其处于主导地位),这都会让人很不舒服。(a:vim,d:210228)(#心理,#沟通.)
Feb 28
-
“我不是要**,我只是要个态度”,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我不但要**,我还要对方表现出对我立场、观念、情绪和说法等内容的无条件认同和附议,这种认同和附议里,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包括对方对自身立场、观念、情绪等内容的自我消弭(即去人格化),并采取让我最爽的说法来向我陈述这件事。(a:vim,d:210216)(#人性,#规训.)
Feb 16
-
“抑郁症?我这么朋克吗?我得了这么哲学的病吗?这么诗人的病吗?”(a:李雪琴)
Jan 16
-
众所周知,所有被某人称为“众所周知”的东西,都仅仅是某人(及其身份接近、观念接近、知识接近、智力接近)的人的的想当然。(a:vim,d:210107)
Jan 07
-
女性是强社会性的群体,她们对事物发展的预期是一整个结构,你的存在和言行都是这预期结构的一部分……你觉得只是两个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和,她觉得你是对她人格外延的严重伤害……
Dec 22
-
谎言是量身定做的,因此接受起来是舒服的,轻易的,不排异的。而真相是不由人愿的记录,它让大部分人难受,恐惧,焦虑,失去安全感和心安理得,从而逃避和拒绝,甚至甘愿成为谎言的帮凶。
Dec 16
-
文化杂种也是杂种,阶级杂种也是杂种,只不过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怎么发挥作用了,有的人会很正,有些人则会一辈子都阴阴的,以受害者自居,整一个负能量发生器
Dec 13
-
人的三种属性:自然人,社会人,观念人。总的来说,中国人更多社会人的属性,而西方人更多观念人的属性。于是,大量中国人所谓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的心理呈现,而非西方人那样,是从精神层面形而上演绎来的原生精神问题——不过,由于现代性源于西方,现代中国人也有幸能患上西方人那样的心理疾病了
Nov 26
-
让我们痛苦的不是缺少什么,而是需要什么。《爱弥儿》(卢梭)
Nov 14
-
心理学实验证明(看不见的黑熊实验):人的注意力在横向维度是有限的,纵向维度上是分散的。讲述过程越久 ,让受众感到烦躁的可能越大,那么有效信息就得不到更好的传递。所以,如果想要告诉一个人的观点,最好是尽快告诉他结论,而不是论证过程。
Nov 09
-
赞美的话大概只有20%的真诚,但是批评和辱骂中夹带着的那些人身攻击,一般都是实打实的实话。
Nov 06
-
没有人喜欢听批评,如果他说喜欢,那他在撒谎。
Nov 06
-
人和人之间之所以不能理解,不是因为不能理解事情本身,而是不了解他的成长环境、心性秉气、前因后果,或者阶层不同。如果完全能够认识和体会这些,其实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Nov 06
-
很少会有人真的关心你的感受,别人问你怎么了,并不是想关心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更多的是想知道剧情和进展,或者就是随便问一下发生了什么,就是一种单纯的求知欲和吃瓜心理。
Nov 06
-
盘子里还剩最后一块肉的时候,哪个人率先开口问别人要不要吃,就是哪个人自己想吃。
Nov 06
-
当众表现出自己对一个人的同情,可能比当众嘲讽他还要让他崩溃。
Nov 06
-
信任是一种宗教般的感情,不需要验证,得到验证的不叫相信。信任,就是哪一天你拿着枪指着我,最后枪响了,我也相信那是枪走火。
Oct 31
-
所有那些以国家或者个人意识形态和三观为基础,强加给我们的“好东西”,都将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所仇恨的事物……
Oct 31
-
幸福的三大源泉:1、把个人欲望理解为社会道德;2、把个人利益理解为公共价值;3、把个人偏执理解为世界出了问题……而悲剧的源泉也有三个:1、人不理解;2、人无法理解;3、人不愿理解……
Oct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