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学 下的文章+
- 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厌倦之间徘徊(叔本华) Sep 08
- 概念是基于知识基础的,知识是基于社会基础和观念基础的,不同基础的概念,是没法简单翻译过来就直接套用的,你没那个基础,套出来的东西会很奇怪和似是而非,“封建”的例子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自由”和“理性”也是,没有基督教社会和神学的底子,这两个概念根本无法被理解,偏偏我们的很多思想就是建立在这种没基础的东西上的。(a:vim,d:200902)( #认知 #知识 #形式科学 .) Sep 02
- 自由主义对道德的标榜,就跟中国人对朋友说“下次请你吃饭”一回事——既然我都有这个意思了,什么时候去做,或者做不做,都不重要了。反正主动权在我,但到手的权利是不能放的,社会责任的硬约束是应该越少越好的,我都有道德了,你凭什么还限制我的自由?你是不是想搞专制?你对天选之人的自由的限制就是与耶稣基督为敌!你就是撒旦,干你娘!++ Aug 31
- 成长就是异化,社会化就是人对于自然属性的反动。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的各种思想,本质上就是反社会的。而自由这个东西,从头到尾就是一种精神科药物,提供的是一种想像的价值和意义。 Aug 30
- 康德的鸡汤++ Aug 30
- 八十年代文青的谈恋爱方式++ Aug 30
- 让大家都满意,就意味着大家都不会满意 Aug 30
-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候,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美,然后把美给形式化,然后赋予这种形式以意义,人生重新开始圆满。这个过程叫作“文化”,这是个动词 Aug 30
- 深入浅入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儿,你不但要对自己的系统全面把握,还得理解沟通对象的认知结构和社会基础,然后将对方能够理解的那一部分内容,系统性、精准化地投射到对方的认知结构中,而且,还必须勇于接纳相关信息在传递事件中的变形,即,对方接受的信息基本上不会是你所表达的信息,而必然被对方的人格所重构。沟通就是如此的艰难,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Aug 29
- 人是无法用事实说服的,也不是能用逻辑说服的,因为观念才是人的本体——本体的正当性存续才是人存在的根本,逻辑和意义什么的,对追求自由的人来说,只具有工具意义,这种对事实系统和逻辑系统的功能性利用,才是纯粹的自由++ Aug 29
- 一种思想和意识形态本质上是无法否定的,因为它是一种认识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即使有再多的混乱和矛盾,它仍然是可以现象层面自恰,并不断的自我形塑——对它只能进行解构,而解构基本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面对的是人啊,观念才是人的本体 Aug 29
- 巴黎,1933年,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他的朋友萨特和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 Aug 28
- 现代性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念对现实的异化——传统社会的问题是现实的,所谓社会问题是对问题的定义;而现代社会的问题是观念的,所谓的社会问题往往是定义出的问题——即:问题的主要根源不再源于现实,而是源于人的认识和观念,人不再只是问题的载体,而成为了问题的本体 Aug 25
-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权利的基础,两者不是直接转化的,中间有一个社会化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神学的,但不管是哪种,中间都有一个社会工程的过程和体系在——任何试图用“假设”和“信仰”简化或者略过这个过程,都是一种赌博和不负责任,也是一种反自由的意识形态暴力 Aug 21
- 补充说明:权利和权力都是社会性概念,不是自然性概念——不行你去非洲大草原上晃晃,碰到饥饿的狮子的时候你和它念叨念叨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之类的大道理,看看它鸟不鸟你 Aug 21
- 神学,科学,文学——哲学 Aug 21
- "人生无意义"这一论断——是虚无主义者的终点,也是存在主义者的起点 Aug 20
- 存在主义不是正,虚无主义也不是负。虚无主义不承认“有意义”,也不承认“无意义”,关于“意义”这个东西,你必须先使它“有”,才能强调它“无”——问题出在:“无”和“非”是两个概念 Aug 20
- 怎么理解“存在先于本质”呢?也许可以把本质理解为对存在的解读。 Aug 20
- 自由是一种幻觉,除了毁灭,它没有其它的表现形式。(a:vim,d:200820)( #自由主义 #哲学 .) Aug 20
- 扶贫在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之前,它是个社会问题;在成为社会问题之前,它是个经济问题;在成为经济问题之前,它是个哲学问题——这个哲学问题是:当下的所谓贫困,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它于现代化相关,是被现代性和现代话定义出来的++ Aug 19
- 社会思想如果脱离了社会,只是基于前置思想和源思想进行形式逻辑上的演绎,这种次生建构的理论是很容易脱离合法性场域边界的,而变成纯粹的思想游戏和权利工具 Aug 15
- 你以为你在说话,其实是话在说你——海德格尔 Aug 13
- 我无法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东西 Aug 13
- 沟通不只是一种信息和逻辑的简单连接,而是不同认知系统和知识基础的混合,通常还涉及观念结构的一般性摩擦甚至激烈碰撞——好的沟通是一种连接和共建,坏的沟通是一种控制和吞噬 Aug 13
- 我的自由主义原则:如果你试图用基于你自身的利益格局、逻辑体系和意识形态的一套东西来框我,让我成为你这些东西的附属——心情好关系好的话我会提醒你,一般的话我会解构你,不好的时候我会直接怼你。请相信我这方面的能力和意志。 Aug 13
- 其实吧,对于批评哪个具体的人,我没什么兴趣。我真正想批评的,是他们的思维局限和有限理性基础上,对自己信仰和利益的无限放大和泛道德化表达——你们TM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宏观尺度上被观念包装得很复杂的广义PUA吗? Aug 13
- 提供一个认识论上的基础知识:社会议题的合法性是由一组客观原则的逻辑集合的条件边界约束出来的,其中的任何一个原则的逻辑演绎,在没有被其它集合内的逻辑约束规范前,是所有结论都不具有“真”的性质,或者说:逻辑集合形成的合法性场域里的子逻辑演绎,在这个逻辑系统中才能被定义为真 Aug 10
- 教大家一个回应新技能:"我不是xx,只是在解构xx"。比如,有人说你矫情,你就说“我不是矫情,我只是在解构矫情",说你脑残,就说“我不是脑残,我只是在解构脑残",说你恶俗, “我不是恶俗,我只是在解构恶俗"。这样一来便用更深刻的目光审视事件,浑身散发出"都是老子玩儿剩下的"高贵品质。 Aug 08
- 一些人对哲学有误解,认为它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事实上刚好相反,哲学致力的,恰恰是尽可能简洁精确地把事情说清楚。看上去哲学让问题变复杂了,只是因为它强调精准的表意,而人们习惯的是日常生活语言的模糊性和直觉性。 Aug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