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学 下的文章+
- 人本思想最大的内生矛盾在于:[人本]本身是一个现象层面的观念,它立足的是社会空间,但它的自恰性源于客观系统、逻辑系统和观念系统的投影带来的现象性完备,这是一种非真实现。而在现实意义上,排斥社会的社会观念,纯粹逻辑指向必须走向反社会和无政府主义,这又和现代性反向。于是,人本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内卷的天坑,内生矛盾无法自我解决。 Oct 29
- 现代性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因为人格本身的定义不适应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客观发展,以及人的观念对于客观性的本体化僭越——啥意思呢?你不能同时标榜河边鹅卵石的价值,又同时追求游艇的功用,显然前者无法建构后者,而且前者本身的价值观就是无中生有++ Oct 28
- 自由是观念人的逻辑产物,而观念是自由的反动,所以,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客观的悖论,于是,自由主义本身的终极价值只有一种指向[审美],而[审美]本身没有客观性意义,只有主体性意义,而主观也是被建构的,于是自由本身也是被建构的,于是自由本身从逻辑上是反自由的,所以,自由主义本身就是一幕宏大的荒诞剧——人本思想同理 Oct 27
- 文明本身是反自由的,对自由的思考也是不自由的,自由本身也是不自由的结果……我的话说完了(a:vim,d:201027)( #文明 #自由 #现代性 .) Oct 27
- 矫枉必须过正,斩草必须除根。今年上半年批评的重点是自由主义,今年下半年的重点转向刨自由主义的观念基础[人本思想]。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容讨论的,我想明确地说:人人生而平等、私有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这些话都是值得被质疑和反思的,它们不但已经被滥用和原教旨化了,而且它们的立论基础也是需要重新讨论的 Oct 26
- 如果说因果分析是一维,维度分析是二维,模式分析是三维一混沌形态的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也许需要更高维度的分析体系,似乎不是数学,是什么呢? Oct 25
- 所有试图绕过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那种,不是共产党弄的那种)和党国同构的社会现实,简单套用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价值体系来描述和分析中国国家社会现实的尝试,都是读书读不透、思考不入流的,如果是大学社科方向的老师,可以先停职,直接要求重新读个博士学位再上岗——和意识形态无关,真的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基础性bug,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误人子弟 Oct 22
- 人本思想加自由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纯粹抽象指向:抽象的人是全知全善全能的——那么,这个是人吗?这个是神好吧!事实上,人本思想和自由主义并没有建构人,而是用一个抽象的“自由人”的主体在粗糙的替代了神,从而间接“杀死了神”——它们在人的主体性建构上其实走上了歧途 Oct 22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大的局限,不在于它的粗线条(这事实上是它的优点),而在于两点:1.层次性;2.对于精神性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的强调。这里面存在一种价值预设和抽象建构的本体化建构。具体说来就是:意义这个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源于你认为它有意义,它的意义是被意义建构的意义,其主体性非本体论的意义,而是对象论的意义。 Oct 16
- 一切捷径都是弯路、死路或者迷宫 Oct 11
- 辩证法的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体系同时包含命题p和非p,那么该体系可以推出任何已知或未知的结论。从而实质上没有意义。(卡尔·波普尔) Oct 11
- 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或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或者你以为你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你不知道 Oct 11
- 资本让人自由。现代主流教育是为了人参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而准备的,对穷人和中产是现代化的船票,但社会化本身同时也是去自由的过程,所以,反对工业文明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中产的一种对自由的争取,但中产的本质决定了这种反抗本身是荒诞的,除非中产们愿意放弃现代社会的便利性,这显然不太可能——于是,只有资本才有机会让人自由,而且,也只是机会而已++ Oct 09
- “主义”这个概念,核心特点指的不是它所表示的客观事实,而是主观上它所内含的观念和视角、指向,所以,“主义”天生是不客观的,但凡称得上“主义”的东西,它一定是以道德属性1和政治属性为核心的。 Oct 09
- 抽象思维最基础的作用和原理就是[解耦]和[建模],它以人的认知基础为起点,将混沌的现象里的要素、维度和逻辑进行结构化分解,然后进行模型化重构,以模型为基础来进行理解和决策,这事实上是一种人的升级,类似于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工业的升级一样。(a:vim,d:201009)( #形式科学 #认知 #哲学 .) Oct 09
- 抽象思维和模型思维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当你能够一定程度上游刃有余地的运用这类思维方式的时候,你不但能比较敏锐的从复杂的现实的线团中找到问题的线头,而且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它聪明人提供的对问题的分析及其模式,进而有条件将这些观察和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梳理,从而得到一个你现有信息、知识和理论基础上,尽可能接近合理的认识和策略 Oct 09
- 多年前在莫干山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其上有两位嘉宾:许成钢和秋风。两个人的故事都讲得很好,但是许成钢发言时,秋风相当不礼貌地不断打断许成钢的发言,理由是许同学超时发言了,当时奇怪,超时的人多了,许同学才刚刚超两三分钟,怎么说——后来回看两个人的发言记录时,才理解原因了:基本上是因为许同学列出的那些材料和数据,严重伤害了秋风同学的感情……所以,不要觉得你说的是事实就没问题了,有些时候,说事实首先会被视为一个态度问题,不仅两性关系间会这样,思想领域同样会(a:vim,d:201006)(#意识形态 #沟通) Oct 06
- 合法性的故事到底该怎么讲:法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社会学意义上的合法性,还有伦理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是不是还有更多?——这是2015年3月6日问的一个问题,现在简单了,把“人”进行抽象为一类分析对象后,这个问题就有基础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有效解了,数学是一个好东西 Oct 06
- 归根结底,现代化中,社会和国家并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它们是无趣和中性的,真正有问题的是现代化中的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知识的进步,但同时人的观念的局限和想像、保守和欲望使他们对新的世界充满了矛盾的认识和意向——或者说,现代性的问题的根源是人的问题,人才是现代社会各种问题表象的终极实质 Oct 06
- 按搞哲学和搞社科的穷人的说法,没有富婆养,搞毛学问 Oct 05
- 现代性内含的某种必然性:以社会主体(个人及组织)的立场为叙事起点,社会没有其它形象,社会的存在本身就是问题本身;而当社会本身被人格化后,社会同时就具有了善或者恶的属性——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上存疑的地方:社会是否可以被人格化,如果不是或者不需要,那么这所谓的社会的善恶,本质到底是什么?(a:vim,d:201015)( #现代性 #认知 #道德 .) Oct 05
-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其中的人都是强社会性动物,但因为现代社会将人从自然中解放了出来的同时,也越发加强了人对于社会的依赖,同时物质生活的保障,让现代人更有精力(但没有能力)去思考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所以,现代社会的人反而更不自由——或者说,自由本身是人的社会性的反动,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虚数,你无法用自然数的逻辑去理解它 Oct 04
- 所谓的现代性,与传统性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性需要回应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传统性回应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的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在比人与社会的关系单纯许多,前者无外乎生存,而后者关注的则是生活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相当的搞…… Oct 04
- 所有标榜“以人为本”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扯XX淡,因为“人本”本身就是反科学的。人性或者人格是什么?一个被各种曲面维度的片段织出来的透明的不规则球体,以它为基础看这个社会,一切都是扭曲的畸形存在——社会当然有它的问题,但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人格本身。不把人性本身祛魅,这个世界不会更好,只会变成一锅没洗干净的炖吊子。 Oct 02
- 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犬儒主义++ Sep 21
- “智慧”或者“顿悟”的感觉的部分必要条件,源于认知的展开、以及这一过程中展开的不同知识层次的要素和逻辑,在一个更有效、更完善、也更复杂的认识结构里的运转。这种运转,对于认识结构已经展开的人,体现为结构性思维;对于认识结构相对混沌的人,呈现为一种寓言式的知识体验——这种体验如何未经认识升级的支持,会以某种形式的“认知混乱”长期存在,有些时候会发生积极作用,有些时候会发生消极作用++ Sep 19
- 任何对于整体的理解都建立在对部分的理解的基础上,但对部分的深刻理解则要求对整体的全面把握 Sep 16
-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自由必然包括对他人自由的控制,即使有自律,差别也只是这种控制的程度不同而已。而且通常人不但不会自律,而且会把自律和他律都视为不自由或者对自由的侵害——这是人的天性,不是什么“主义”可以调节的,主义只会加大这一人类的不道德的品性 Sep 10
- 我们感受不到健康的身体,却对不合脚的鞋子敏锐异常(叔本华) Sep 08
- 我们误解了幸福的本质,幸福不过是痛苦的缺席;是当前欲望满足与新的欲望追求之间的片刻喘息(叔本华) Sep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