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哲学 下的文章+
-
行动本身即意味着进入不确定性的世界,只有世界之外旁观者才是全知全能的,如果接受这个形式逻辑的设定,那么,人生迷茫也就仅仅是一种客观了。问题只在于,是否能接受这种由不确定性的集合构成的复确定性,然后寻找建立确定性的路径——当然,接不接受也由不得你,所以,早点觉悟是好事。(a:vim,d:210411)(#确定性,#人生.)
Apr 11
-
有些同学想通过学哲学来寻找人生的意义,结果不幸选择了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没法回答Ta人生的意义,意义这东西不是科学的,从科学的意义上说它也可能也不是哲学的……
Mar 31
-
小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要不要也具体分析
Mar 31
-
古希腊哲学家研究世界的本原是甚么,康德认为宇宙起源这种问题是个物理问题,哲学家回答不了,哲学家要问知识是怎么来的,康德推动哲学的第二次转型:知识论。科学哲学是第三次转型,哲学是做概念分析的,不是研究世界观的。你们会不会觉得哲学家越来越没出息了,从最初研究一切自然哲学,到现在只能做概念分析,但石里克他们头脑还是很清楚的,科学哲学家是科学大厦的质检员,负责检查哪些知识不是“科学的”
Mar 31
-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客观”的能力,有两种知识体系可以帮助你:一个是人类学,让你对“社会人”有比较系统性、整体性的认知;另一个是分析哲学,让你对“观念人”能进行逻辑的展开——此外,你还需要认识到一点: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分析对象,包括了你自己,你需要对自己也保持一种“他者”的自觉。(a:vim,d:210322)(#客观,#认知.)
Mar 22
-
公益的存在:如何理解公益,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达成公益,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如何践行公益,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问题……(a:vim,d:210316)( #公益 #哲学 .)
Mar 16
-
现代社会存在大量的所谓[e:现实]问题,其作为[e:社会议题]而言并不[e:真实],其本质往往是有限[e:事实]基础上,某种[e:意识形态]的[e:叙事内卷],以及相对应的[e:形式逻辑]的[e:分析短路]。——用人话说就是:大量所谓的社会问题,其矛盾并不在基本事实上,而在于对其的理解、分析、叙事等混乱上。(a:vim,d:210221)(#社会问题,#形式逻辑,#哲学.)
Feb 21
-
人本思想最扯淡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是无辜的”,同时所有的人都是孩子,所以所有的人都是无辜的,罪恶都是那些个抽象的“社会”“国家”“组织”“权能者”,人性本身成了价值和意义本身,如孩子般纯洁,如上帝般神圣——有了这么种荒诞的预设,什么荒诞的逻辑演绎不出来?——目光放远,人本思想就是一个千年背景下,数百年的宏观PTSD演化(a:vim,d:210221)(#人本思想,#逻辑短路.)
Feb 21
-
所谓的“广义”可以理解为特定形式逻辑中的议题,在该形式逻辑的[超集]中进行分析讨论,它可以提供某种该形式逻辑内生困境的外置解。大部分的所谓创新,需要类似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策略。(a:vim,d:210208)(#认知.)
Feb 08
-
观念中心强调的是“世界应该是怎么样”,事实中心是“世界是怎么样”,逻辑中心是“世界如何被表述为这样”。(a:vim,d:210202)(#哲学,#认识论.)
Feb 02
-
特定形式逻辑系统内生的矛盾,是无法在这个逻辑系统中得到解决的。这种矛盾的解决,可能有几种路径:1.在更基础和抽象的形式逻辑体系中给出一般解;2.在逻辑交集的关联逻辑系统中给出外置解;3.将投影逻辑升维展开后的逻辑超集中寻求映射解。(a:vim,d:210202)(#形式逻辑,#分析哲学,#认知)
Feb 02
-
我们执着于记忆、观念和叙事,我们被记忆、观念和叙事所定义。(a:vim,d:170621)
Jan 30
-
二维世界里,两点确认一线,两线明确一点,这可能是同一个现象的不同描述方式而已;更高的维世界里,可能情况类似。(a:vim,d:170613)(#认识,#猜想.)
Jan 30
-
理解一种莫名其妙的观点并不那么难,你只要弄清楚他有哪些不容置疑的先验的观念基础,然后再知道他的知识基础和逻辑基础是什么,如果再了解一下他的社会身份和处境以及社会关系,基本上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就只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所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独特价值,统计学意义上只是误差。(#人,#分析)(a:vim,d:210128)
Jan 28
-
客观世界是没有[真象]的,[真象]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观念对象。创造[真象]的工具是[认知]和[价值],[认知]源于知识储备和逻辑系统,而[价值]源于人的观念结构和社会权利关系。于是,真象必须是以“本质”作为参照物的,不幸的是[本质]也是一个观念对象,这个先不展开。总而言之,人是很擅长把自己绕进去的,而“真象”表达出来的“真实”,“真”和“实”必须是“非真”和“不实”的。(a:vim,d:210127)(#认知.)
Jan 27
-
论文《自我无界:致幻剂经验中的自我消融Self unbound: ego dissolution in psychedelic experience-Chris Letheby and Philip Gerrans 2017》,经过实验提出:自我模型理论提出的自我模型不意味着自我确实存在,自我模型并不指称一个实际存在的实体或殊象,自我的构造是工具性的,只是进化历史中为了更好地整合信息进化出的功能。++
Jan 18
-
人在不自由的时候总是感觉不满,在自由的时候总是感觉恐慌。(a:海德格尔)
Jan 17
-
对象,用维度界定合法边界,在合法结构中,多维通常比少维更有解释力,但要考虑工程正当性问题——这是一个给自己的tips,前面这句话里,合法结构需要定义,工程正当性需要解释
Dec 30
-
加尔文双重预定论:人既有被上帝摒弃的预定,也有被上帝拣选的预定。得救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被上帝选中,而不取决于全知全能的上帝对人未来言行的预见,因为,上帝的旨意是不能理解但必然公正的,被上帝摒弃的人,是无可拯救,只能下地狱的——wow,加尔文这是创造了好大一个寻租的市场,与自由主义再一结合,生意必须兴隆
Dec 24
-
因信称义的宗教解释:英国圣公会第39条教规之14条:称义之前完成的善行是上帝所不喜欢的,因为这种善行不是从信仰耶稣基督那里产生出来的,这种善行也不能使人始于接受恩典——相当有部落制文化特点的说++
Dec 24
-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语言是命题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Dec 23
-
有些文字,你需要和对作者生平和思想一起读,因为作者的背景和对作者背景的感知是文学审美的一部分
Dec 22
-
有一些问题,你不能就文本谈文本,无解的,要跳出文本谈文本的言说者,问题才可以讨论得清楚——比如如果你坚信某种思想是绝对真理,那么这个文本里所有的混乱是无法在这个文本的叙事里解释得清楚的。
Dec 22
-
经济生产和分配单元未来还适不适合以法人为单位?是否可以有更适合信息化、全球化、AI化的生产和分配机制以及单位出现? 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的出现的时候,解决方案往往不在这个问题形成的环境中。
Dec 22
-
一种理解经济学的方式:把理解为一种包含了生产和分配的社会拓扑结构和系统过程,面对对象的分析维度集合来系统性分析++
Dec 17
-
社会科学往往是“越专业越无效”,原理在于: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对于该系统的有效性是有限的,且存在大量现象层面的[假性有效]。抽象一点说就是:N为无穷大,x为有限数,N和N-x各形成一个空间,N-x虽然也是无穷大,但N-x无法覆盖N,N-x空间的里的形式逻辑,对于N空间中的形式逻辑,存在大量的假性对应——社会就是这个N,社会科学里的具体学科就是N-x++
Dec 16
-
教堂沉思:当不信上帝的人参加弥撒时,相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徒,某种意义上这些异教徒开着上帝视角
Dec 16
-
我们的很多观念、想法和习惯其实是习得,来自身边的其它人,甚至是遥远的古老的抽象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却总想用个人那些微小的经验去论证自己的合理性,其实荒诞,而且往往容易和别人冲突
Dec 16
-
故事从后来往以前看才有意义,从现在往以后看,有的只是无数的可能性和概率
Dec 16
-
社会议题的讨论,几个基本维度需要随时考虑,它们共同定义了这个议题的基本结构:1.社会维度的基本社会势能;2.经济维度的动力机制和生产分配性质;3.政法维度的制度框架;4.心理维度的微观认知结构和微观观念模范;5.文化维度的宏观认知结构和宏观观念模范——要精准把握很难,但有这种系统性认识是合法讨论一个社会议题的基础++
Dec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