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闲话 下的文章+
- 搞法学的人的悲哀:现代社会了,大家期待你们是一群专业人士,可似乎法学大儒们似乎个个都有一颗当拉比的心——是不是政教合一是人文类知识分子灵魂深外的东西啊……++ Sep 11
- 罗老师还是别普法了,谈到专业你很优秀,扯到这种涉及意识形态的东西,会扯到淡的——你们搞法律的就别有事没有标榜什么私权利至上和人本主义了好吗,当你们干上这一行同时有喜欢谈价值观的话,你们就不再专业,天生右派而不自觉,是很影响专业性的。(a:vim,d:200909)( #闲话 #社会热点 #专家 .)++ Sep 09
- 斯大林的诸多称号:唯一正确、永远正确的领袖、旷世的天才、一切领域中的导师、苏联各族人民的太阳、一切进步的和先进事物的象征、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科学的泰斗、永不犯错误的理论家、我们伟大、强有力又勇敢的领导人,不可战胜的英雄。 Aug 21
- 怎样才能做到不在乎别人骂?答:你要相信,比你优秀的人是不会鸟你的。 Aug 14
- 每个人在大部分知识领域都无知得可怕,而且不自知,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不自知的同时,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无知上升到原则、价值观和道德的高度一更糟糕的是,往往他们会在自己权力能及的领域践行这种无知——还有在糟糕的:权力领域包括一个人所有的社交空间,包括单位、家庭和每一次萍水相逢的聚会….… Aug 13
- 同志们动辄说要成为xx领域的长江,鲜见说要成为xx领域的中欧的,,这说明大家都觉得做社区比教育容易么? Aug 13
- 年龄大了才知道: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而不是虚伪。 Aug 13
- 总觉得吧,傲娇这个词,和文人真是绝配 Aug 12
- 德国波茨坦磨坊案的另一个版本——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眼前一亮++ Aug 12
- 土到极致就是潮 Aug 12
- 用非正常范围内的案例,讨论正常范围内的道理,是一种很迷的操作。比如,你非要拿一个强奸案例,讨论男女平等的问题,强调女性有追求美丽的权力——不是说男女平等有什么问题,也不是说追求美丽不好,可是你讨论的重点是不是有些不在点子上…… Aug 07
- 蒋介石最后一次视察金门。他坐在山顶远眺大陆,四个钟头动都不动。 Aug 02
- 写东西,在质量、篇幅、受众通道接近的基础上,越往原理性方向落一层,读者数量降1-2个数量级——不同层次的教育需要针对性的沟通方式,不能只考虑自己精神上嗨…… Jul 31
- 在有些人看来,他甩了你一耳光,说这不叫耳光,这件直率,于是这就不是耳光了。 Jul 30
- 帝国主义是理想主义和慈善政策的实践(张伯伦)——作为英帝国的头头,这话说得很有说服力呢++ Jul 17
- 书籍毁掉的人和拯救的人一样多 Jul 11
- 网上有人问北欧模式是不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一同学说“不敢说是”,问他“谁不让你说是了吗?能不能说明一下情况”,立马激动起来,说这是在威胁他、压迫他……很无语,他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Jul 10
- 疫情期间网上看各种讲座和课程视频,看多了有一个感受:这些专家大老们,不管左中右,不管什么领域,讲专业的时候很酷,但一旦讲出了圈,开始想要指点江山或者标榜一些价值观时,就开始多多少少显得天真或者戆钝了……自由派那些就不说了,建制派那些也是,稍强一点罢了……人文学科尤其如此,社科领域的好一些,最让人意外的是搞哲学的也有这毛病……++ Jul 10
- 「我喜欢你」感觉上比「我爱你」更能表达爱意 Jul 09
- 巴甫洛夫效应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每次你听到 「巴甫洛夫」这个词都会想到狗 Jul 09
- 只要你足够焦虑,任何的快乐都是带着罪恶感的快乐 Jul 09
- 狼既是独来独往的象征,又同时是团队协作的象征 Jul 09
- 坚持不移地改变自己是神,坚持不移地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Jul 09
- 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直到"妙"的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围城》钱钟书 Jul 09
- 他们在撒谎,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但他们依然在撒谎。 Jul 08
- 成功自由派知识分子的两种成就 Jul 08
- 尤弥尔的始祖巨人没有脑袋,艾伦的始祖巨人没有身体 Jul 08
- 曾经,这个问题是希腊的制度算不算是现存体系中最好的制度,直到它破产了…… Jul 08
- 如果你杀掉足够的原住民,你就会从「移民者」变成了「定居者」。 Jul 01
- 我过去一直坚信历史就是求知求真的过程,但后面发现不是,你发现了历史事实,但你的立场决定了你怎么解读历史。所以,历史学,立场很重要。比如这次新冠,历史客观放着,大家都是亲历者,但美国怎么解读的?方方之流怎么解读的?[转] Jun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