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构 下的文章+
-
“不被定义”的社会学含义:“不必因为社会身份的确认,而承担该身份内涵的社会责任;同时因为现像化的社会存在,不影响对其社会权利的分配”——主打一个灵活走位——既要又要还要,既不也不就不。(a:vim,d:240319)( #自由主义 #社会学 #解构 .)
Mar 19
-
自由主义学派那套实际就是宗教信仰换个壳。他们的信仰就是市场一切都是对的,类比基督教的上帝唯一,但是市场是啥他们定义不出来。时而把制度包括里面,时而又把政府刨除在外。反正就是永远赢,永远正确(这也是他们辩经无敌的原因)。所以他们的执行策略就是啥也不干,干了也白干,还不如任其自然,等着市场之神把人类带入应许之地。(那个秃头@知乎)
Feb 26
-
[价值]有其主体性,[正确]是一种向量,我的话说完了。(a:vim,d:231008)( #观念 #意识形态 #解构 .)
Oct 08
-
存在主义很荒诞的一点:它从主体角度建构的“价值”和“意义”,在系统层面往往是负性的存在。于是,现代性塑造着大量多余的、没有意义的社会存在,以及生成这些无意义、无价值的负存在的人。(a:vim,d:230704)( #存在主义 #解构 #现代性 .)++
Jul 04
-
#小问题:所谓人的价值,到底是不是建构的?(a:vim,d:230527)( #存在主义 #解构 #现代性 .)
May 27
-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价值理解为行权,那么,这种价值的存在基础是什么?如果一种文化对社会整体存在的价值标榜为所有个体存在的主体行权的集合,那么,这种社会的整体存在的立足根基是什么,它如何才能做可持续发展?(a:vim,d:230527)( #存在主义 #现代性 #解构 .)
May 27
-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无数主观的微观叙事的简单集合,同时这个人还是一个坚信“存在就是意义本身”的存在主义者,一切会变成怎么样?(a:vim,d:230527)( #存在主义 #现代性 #解构 .)
May 27
-
确定某人究竟是中产阶级还是上层贫民成员,有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此君的工作服和“最好”的衣服悬殊越大,所属等级就越低。——《格调》
Apr 09
-
存在主义是一种毒鸡汤,其所谓的人因为存在而有意义客观上是无意义的。客观事实是:我们生而平凡,必将泯然众人,活着一身毛病,死去不留痕迹。且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也必然如此。不先接受这个,就等着在焦虑中度过你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耄年吧(a:vim,d:230407)( #存在主义 #批评 #解构 .)
Apr 07
-
愚蠢且自信,自私还有道德优越感——我最憎恨的一种人,让人更恼火的事,这种人恰好是现代人的普遍底色。所以,直接刨了他们价值叙事和意识形态的祖坟,是我坚定不移的使命。(a:vim,d:221121)( #现代性 #人本思想 #解构 .)
Nov 21
-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一个17岁男孩和13岁女孩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一共持续了3天时间,以包括男女主角在内的6个人的死亡告终。++
Oct 03
-
有些人特别喜欢把自我中心的主观叙事定义为独立思考。
Aug 09
-
开始的时候,“独立思考”内涵一种偏离主流叙事的正当性建构;后来,“独立思考”又增加了一种道德和智力的心理优越感加持;直至,“独立思考”成为了一种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叙事基础。总而言之,有些时候,“独立思考”可能是很多东西,唯独与“独立思考”本身无关。(a:vim,d:220807)( #独立思考 #社会心理 #解构 .)
Aug 07
-
不管在什么文化下,穷人通常比富人更“爱国”。正式一点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国民的爱国意识,与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收益的国际化水平均呈负相关。或者说:当个体与社群的权利关系绑定越强(且正相关)时,更容易爱国,反之则相对的“理性”“中立”“客观”——一种看似超然,实际上仍然受立场和知识支配。(a:vim,d:220807)( #爱国主义 #精英 #身份 .)
Aug 07
-
“独立思考”何以成为又一个被毁掉的好词?因为某些人塑造了一种叙事:1.人是一切价值的起点和标准;2.某类社会存在A挤占了人的价值,所以A是恶;3.某些社会个体P(A)无视A的恶或选择与A同流,这类顺民分享了A的恶,p(a)是恶A的一部分;4.p(a)的恶源于不理解以上叙事,是较为低级的存在,这也是一种无知的恶;5、6、7……(a:vim,d:220806)( #意识形态 #公知 #解构 .)
Aug 07
-
回顾这两年我的怼人记录,用他者的视角看,差不多就是“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简单说,怼人的主题,2/3以上可以归纳到两个主题里:1.解构观念预设,2.分析形式错误。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主题,问题在于:人的主观建构基本上都可以纳入这两个维度,不靠谱的现代性建构出来的人本质上就是一个bug的容器,从这两个维度怼人几乎不会失手……人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坚持拿这些说事,何尝不是毛病……(a:vim,d:220706)( #反思 #解构 #vim .)
Jul 06
-
如果您觉得“政治不应该干涉文学”,那么,有个小问题:那该怎么理解诺贝尔文学奖呢?
Jun 15
-
真正的国际范精英:国籍自由…… 对于谷爱凌,之前捧得时候没啥感觉,现在批的时候也没啥感觉。自由社会长大的人,不是本来就这样么。(a:vim,d:220510)( #现代性 #解构 #中产阶级 .)
May 10
-
对付精致的自私和优雅的矫情,最体现人文关怀的做法就是诛心。现代的中产阶级流氓,最大的短板就是做什么龌龊事之前,都要给自己个体面的说法,让自己心安,让别人闭嘴。那就要学会如何把对方用体面的理论和体面的叙事包裹的事物的本质,用一些东西撕开,让对方的体面背后的恶臭成为他们的装饰品。(a:vim,d:220508)( #解构 #怼人 #流氓 .)
May 08
-
只要把“人的价值”拔得足够高,需要妥协的公共政策和集体合议永远是在“人”的对立面的。这是现代性意义上社会的“恶”的观念根源。“人的价值”是个超级大杂烩,本质上一切社会存在都可以成为“人的价值”的对立面,只要价值基础是以“人”为起点的,抽象的人或者具体的人都必然成为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受害者,悲情得极具文学审美价值。(a:vim,d:220326)( #人本思想 #现代性 #解构 #叙事 .)
Mar 26
-
虽然,所有的宏大叙事和观念标榜都是可以被解构的,但解构了又能怎么样呢……人总得有些基本面的东西撑着才能让自己成为自己并且过得下去,就这样吧……存在主义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但我总感觉它和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同一存在……(a:vim,d:220324)( #现代性 #解构 #存在主义 .)
Mar 24
-
我要反思了……靠,不应该是我反思啊! 但我为什么第一个反应我要反思。看来,我要反思一下了!
Mar 15
-
有能力反思是种优点,但只有反思或者过度反思是个问题。只有反思而没有改变,等同于用口号替代行动;过度反思则会约束行动,影响改变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种“伪反思”,通过将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上位化,用某种新的认知和叙事,形成一种相对于原属社群的心理优越和身份跃迁,同时,往往还和前面两个原因混在一起。非常的行为艺术和有成瘾性。(a:vim,d:220314)( #反思 #解构 #行为艺术 .)
Mar 14
-
程序正义是个很糟糕的说法:程序没有正义,程序只有规范。原理在于:这个概念在试图用“价值观”“道德”这些观念力场,去影响社会规范。非常的混乱和不正义。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程序正义”是个伪命题,“程序正义”的观念标榜,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结果上都是在反正义。(a:vim,d:220218)( #观念 #正义 #解构 .)
Feb 18
-
“文人”到底意味着什么?约等于:知识精英、意识形态裁判、经济和社会特权拥有者、国家治理者——大概能对标古印度的婆罗门、古埃及的祭司、古中国的官绅、旧阿拉伯世界的拉比。先了解这个,再去理解网上那些个“古典派中式公知”想标榜和建立的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吧,差不多也是“嘴里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a:vim,d:220105)(#文人 #公知 #解构.)
Jan 05
-
作为一种上古的存在,“文人”的理想社会必然不是中国现在这样的,也不是中国古代那样的,甚至也不是欧美那样的,而是伊朗、古印度那样的,知识阶层事实上掌握着立法(注经)、司法(释经)、行政(治世)权力,同时拥有经济和社会特权的教权社会。——所以,我们看到,文人普遍反动、自私和虚伪,比他们的理想化的宋明士人前辈更渣。(a:vim,d:211215)(#文人 #解构 #社会学.)
Dec 15
-
没有“世界公民”这个物种,只有自居为“国际社会”一份子或者同路人的国际中产这种人类学标本和现代性意义上的审美对象——最悲剧的是:“世界公民”喜欢通过价值观标榜塑造自身的主体性和优越性,却意识不到这条路径指向的恰恰是无意义和无价值的存在主义乌托邦。(a:vim,d:211029)(#中产阶级 #存在主义 #解构.)
Oct 29
-
权利是一个非常无聊的概念,是存在意义上的致幻剂。当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开始用“XX权”开始自己的发言和行动时,基本上意味着Ta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且几首没有例外的,Ta所标榜的“权利”,一定会在某个节点超越边界,成为这个社会的负外部性,其存在的价值也会成为负价值。(a:vim,d:211026)(#权利 #现代性 #解构.)
Oct 26
-
只有被解构了的价值观才是好的价值观,未经建构的意义不是好的意义。(a:vim,d:211011)(#意义 #价值 #解构.)
Oct 11
-
所有试图架空现实,将叙事和观念作为认知和言行基础的,都是多余的人,都是现代性意义上的无意义存在,除了被符号性的仪式性遗忘,他们的存在没有其它任何意义,考虑到他们对意义和价值的重视,他们是一群具有群体性悲剧意义的人,更可怜的是,除了这个意义,他们没有其它的意义。(a:vim,d:211004)(#现代性 #观念 #解构.)
Oct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