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 下的文章+
- 有些人真是什么都能judge,所有别人的言行,只要和ta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都有机会被ta基于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标准批判和训斥一遍,区别只在于ta需要先判断相对于你的权力关系,只要确认ta是某种意义上的上位存在,ta都会不同程度的这样做。职场上可能ta不得不有所节制,而这种克制也会被ta视为一种不得已和被迫。(a:vim,d:230616)( #个人主义 #心理 #沟通 .) Jun 16
- 大人的世界里,似乎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对不起”++ Jun 12
- 贬低对方喜欢的东西,就等于贬低他的人格。 Jun 08
- 凡是那些你想控制的,都在控制着你。 May 25
- 在某些人眼里,自己某件事做的不好,是不准别人说的,哪怕对方只是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寻找解决方案也不行。你提了,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伤了他的自尊。至于这种情况的性质,在有些人看到,这是性格问题,在另一些看来,这是智商问题。(阿娜娜斯小面包@知乎) May 22
- 你以为你是念念不忘,其实只是耿耿于怀。 May 08
- 誓死捍卫自己的性格。 May 03
- #小道理 “不排斥”的反义词是“你也配” Mar 21
- 不排斥就是排斥,可以考虑就是不考虑 Mar 21
- 女生生气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所谓“态度问题”的本质是权力关系的规范和行权。 Mar 12
- 当你感觉到你们的感情有问题的时候,那就一定是出了问题。可能是对方出了问题,也可能是你出了问题,反正多多少少一定有些问题。 Mar 12
- “工具人”不但包括利用他人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谋利,也包括按自己的想法摆布他人的生活,比如: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强迫孩子上自己觉得“好”的培训班和学校;为了自己觉得“好”的生活方式,强迫家人吃自己认可的“健康”食物——等等等等,简单说,就是把生活当成过家家,抓得住的人都是自己的芭比娃娃。有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这种心态,“物化”(a:vim,d:230310)( #心理 #控制欲 #精神疾病 .) Mar 10
- 自我的心理安全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很自然的就能转变成对他人的精神暴力。比如,为了不暴露自己的“需求”,有些人会把自己的[负权利](比如:我需要什么,不希望什么),转化为对他人的心理规训(比如:你为什么不这样做,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从而获得了一种心理上安全感和权力感,而对方如果不是个M,则会处于一种获得性的压力、焦虑和不安全感中。(a:vim,d:230310)( #心理 #控制欲 #精神疾病 .) Mar 10
- 关于脏话++ Mar 07
- 研究发现脏话与谎言呈负相关,在说话时情绪激动出口成脏的人,更不容易撒谎,因为脏话与情绪相关而撒谎与逻辑相关。 Mar 07
- 美国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男人在面对追求自己的女人时,有勇气或者愿意直接拒绝的只有7%,剩下的93%都选择和对方保持暧昧不清,也就是所谓的“三不男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有64%的男人在“欺骗”了女人感情之后依然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不忍心伤害她,所以拒绝得很委婉。——《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Mar 04
- 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Y Bauman和E Rose调取了华盛顿大学8000多名学生对社会项目捐赠的管理数据,并与他们所选修的课程进行对照,发现经济系的学生捐款数量明显少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研究者继续深挖数据后发现,学了古典经济学的人,捐款概率会降到最低,而之后再学“现代派”的行为经济学后,捐款概率又会升高。 Feb 23
- 过度的分析、反复的去揣摩一件小事,这就会让你的本能的认为:我很弱小,我hold不住眼前的事情。 Feb 18
- 自私的人总是有一套歪理,要符合Ta的利益和心情,但凡不符合,那就是没有做或者做的不对。 Feb 18
- 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应该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人身上。 Feb 17
- 我就没想过要有本事。 Feb 07
- 关于战争,有些人的心态是:其他人还没有死绝,这战争就不该结束。 Feb 07
- 弱者才会想要控制一切,强者会尝试与不确定性共处。想要控制一切,只会带来持续性的精神内耗和强化了的不确定性,只会徒增焦虑感和挫折感,影响身心健康,以及与相关人等的社会关系。 Jan 29
- 有可能,所谓的巨婴中有一部分,只是被忽略的轻微的自闭症患者。工作关系认识一些自闭症机构,听过一些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典型的就是:很容易就被“刺激”到,并表现出很激烈的反馈,比如歇斯底里的尖叫、自残和强烈的攻击性。对很多正常人习以为常的正常范围之内的情况和反应,他们都会视为对他们的伤害。弱化一点,和有些巨婴的表现真的很像。(a:vim,d:230125)( #自闭症 #心理 #巨婴 .) Jan 25
- 人性是很奇妙的,亏欠感不是永远的。有时候一个人做错了事,有自知之明,会想要弥补。但如果做错事后,面对着辱骂和责备,久而久之,亏欠感就不再了,犯错的人慢慢因情绪价值的被勒索而获得了心理平衡。再到后来,责备超出了犯错者的心理底线后,他不再觉得自己是错的,他会觉得“是你活该”“你这种恶毒的人只配得到这样的待遇”。——勒索情绪价值者,无论先前的行为是有错没错,最终都将沦为情绪过错方,遭人仇恨。 Jan 19
- 人不可能每一步都正确,我不想回头看也不想批判那时候的自己。 Jan 17
- 时间以同样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方式度过时间。(川端康成) Jan 15
- 想多了都是问题,想开了就是答案。 Jan 15
-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Jan 01
- 你这个人啊,说话就说话,你摆事实讲道理做什么呢?抛开事实不谈,难道你就一点错没有吗? Dec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