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资 下的文章+
-
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的是一种消耗型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进一步将这种进程道德化,并试图将另一部分人规训为奉献者,以确保其“标配生活方式”的可实现。他们一起让这个社会如此的丰富多彩。(a:vim,d:211001)(#中产阶级 #种姓制 #社会学.)
Oct 01
-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现代西方的科技可能是相对先进的,但在社会性方面来看,确实是更加原始的。而且很不幸的,现代性在组织上是越来越社会化,而在意识形态上是反社会化的,这种身心的撕裂,就是现代性的内生矛盾,也是文明病的基础——也是所有被这种现代性同化的中产阶级的原罪。——很不幸,但很有美感。(a:vim,d:210915)(#现代性 #中产阶级 #原罪.)
Sep 15
-
白左的性别分类++(有病,但可以了解一下)
Jul 30
-
把移民作为工具的,都过得很好。把移民作为目标的,都过得很差。(段段@知乎)
Jul 19
-
外面吃饭,一旦碰到某餐厅的描述里里加了:网红、创意、私房、健康、尊享、精选……立马就想躲得远远的——感觉这几个词等同于于说:欢迎傻X(a:vim,d:210709)(#消费主义,#中产税.)
Jul 09
-
后备中产阶级
Jun 14
-
衡水少年学霸演讲的核心内容:++
Jun 04
-
这个时代的话语权已经被中产阶级僭越,他们同时是脑子最混乱、屁事最多、最矫情的群体,中产阶级的大部分观点和价值判断,可以直接视为扯淡……他们除了审美价值,其它价值都没什么价值。(a:vim,d:210519)(#中产阶级,#矫情.)
May 19
-
社会性别议题里,有一个比较搞的情况:虽然这个社会男女各有各的不易,但总体上女性更吃亏一些。但是,如果细分一下,在中产阶层、适婚年龄的两性之间,男性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的。但是似乎同时,对于社会性别最不满、批评声音最大的却是这个阶层、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事。(a:vim,d:210512)(#社会性别,#中产阶级)
May 12
-
传统的形而上学预设了某些先验的思想范畴,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简明的逻辑基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理性公式,在抽象范畴下将内容首尾一致的演绎出来,并可以通过理智努力自觉地复归到预定的范畴之中。它就这么一厢情愿的表演着独幕剧,恍若无人之境。(柏格森)++
Mar 18
-
社会新闻中的中产阶级叙事(a:vim,d:210305)(#中产阶级,#社会学.)++
Mar 05
-
当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在表达他们觉得“对”的想法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或者在说“主流社会/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想法都是对的。问题只是在于:1.如果相关社会事件所处的环境和现实是“非主流/不正常”的呢?2.如果这种想法依托的合法性基础只是一种“假设”和“有条件正确”呢?++
Mar 04
-
中产阶级的三观,主要建立在这几个基础之上:1.主流经济社会;2.现代人本思想;3.个体社会角色;4.个体知识结构;etc.这些东西都是现代社会建构的,只具有有限的合法性基础。超出这些东西建构的观念体系和生存体系基础,中产的三观往往是无效或者失范的。就好像:没有linux内核和Dalvik虚拟机,以及java语言,你安卓手机上的apk应用是跑不起来的……(a:vim,d:210304)(#中产阶级,#认知,#合法性,#现代性.)
Mar 04
-
看各种社会热点新闻的讨论,比如这次的55岁打工大叔和22岁智障女孩的新闻,除了看到社会观念冲突得厉害外,最大的感觉就是:中产阶级真的是活在主流社会里太久,对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和逻辑的认识能力、对边缘群体的外境和诉求缺少足够的同情心同理心——中产阶级们没有什么大错,只是,他们在温室里待得太久,活在一个建构的主流社会里,太不真实了……(a:vim,d:210304)(#中产阶级,#社会现象,#人类学.)
Mar 04
-
但凡一个收入超过平均水平的人,不论男女,一旦选择放弃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基本都能过上“精致生活”
Feb 10
-
深圳一个小区,业委会自发组织985、211毕业的家长成立补课队,把小区里面学习不好的孩子组织起来补课。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直接决定了小区的房价。
Jan 28
-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有产阶段的生活方式,它至少体现了你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但不需要通过劳动积累权利,而且可以直接行使权利。这一方面彰显了社会地位和实力,还可以体现了一种脱离社会性约束的“自由”的实现,如果再能有(广义&)[资本性收益]能在有意无意的不经意间适当体现,妥妥的人生赢家++(a:vim,d:210104)
Jan 04
-
中产众生容易对社会充满怨念,原因很多,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对“标配生活”的理所当然的想法和预期,而他们所谓的“一般生活”的标准,往往指得是别人家生活集大成的水平。这客观上是实现不了的,内生的焦虑,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loser”,那就甩锅吧,除了身边的人,批评国家社会是永远政治正确和人本主义的,于是……[vim](201226)
Dec 26
-
我觉得料理包是好东西,不过可能有人会认为吃这种工业化的产品,不精致的口味,体现不出人类应有的价值和尊严。觉得料理包是失败者和下等人的饲料,“真正的现代人”的生活中,应该充分体验由厨师和人类亲手做出的精致料理,否则就是人生巨大的失败,体现了人生的悲催,以及社会的黑暗和政府的邪恶。
Dec 18
-
似乎到了一定年龄,人的生命就成了负值——你欠每个人(包括给你钱或其它)的时间加起来,已经超出了你所有的时间,大家都需要你,能留给你自己的,似乎只有维持生命最基本的吃饭、睡觉、治病的那些时间,有些时候,甚至这些时间也不完全属于你……
Dec 16
-
前几天我请了个钟点工阿姨,阿姨对我说:读书人就是比不读书的人聪明,不读书的人都是一根筋。我说不至于吧?阿姨说:咋不至于?你看我,不读书,一事无成,我就只懂得怨自己不读书。你就不一样了。你读书,你也一事无成,可是你就不怨自己,你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你怨社会怨生活怨天尤人。
Dec 13
-
国富可能真的是国家富,也可能是权力精英富;民富可能是人民富,也可能是市场精英富——这得分清楚了,无知的群众和骑墙的中产经常混着说,说应该这应该那的,人民真不是智慧的,人民是混乱组织而且容易被专家和自己忽悠的
Dec 13
-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都是无价的,其次美好的东西都是非常昂贵的——于是,人们一边追求昂贵的生活,一边诅咒这个社会对他们最美好东西的剥夺……
Dec 10
-
有个朋友身体很差,一直控诉说是转基因和添加剂毁了她的身体,全靠朋友圈养生小知识和保健品才好不容易维持住下滑的身体。
Dec 10
-
事到如今,我们早已学会,把自己好的那部分归结为奋斗,把自己差的那部分归结为星座。
Dec 10
-
当前中产阶级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矫情需求和工作不饱和的矛盾
Dec 04
-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道,身份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严与尊重。++
Nov 24
-
中产阶级是消费主义最主要的拥趸,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主要是通过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建构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层阶级更多的是基于血统、资产、权力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而中产阶级并没有显赫的门第或巨额的财富,因而往往需要通过品味、消费、格调、审美等文化要素来与他人进行区隔。(熊易寒)
Oct 25
-
美国最欢迎的中国留学生是这样的:自费来美(女性最佳),学习人文社科“自由”思想或者学习CS,然后归化美帝后盛赞香甜空气,批判祖国不皿煮。家庭条件好,来美国大量消费带动经济,最好能够家里转移资产来投资。
Sep 02
-
中产阶层似乎以为分蛋糕是他和比他富的均分,但实际上是他比他穷的人均分。真切蛋糕,不可能说从上面的蛋糕开始切,然后切到你这儿就不切了++
Jul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