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讲了某知名中小企业主社群,公益项目共创的负面经验:乙方付费加入后努力加人回本,强势推自己企业业务相关的“公益”项目,最后变成当事人的独角戏,其他人体验不好逐步淡出,最后自己也辞职推出。那是相当的有代表性的故事了。慈善社交也是要遵守基本法的,不然确实容易一地鸡毛。

任何社群都需要基于成员特点和诉求,设计针对性的运营模式和业务,不然草台班子的脑子一不小心就被扣上了。尤其这种品牌加盟式的社群,还可能面临无形资产减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