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传统超市的那种坐店式的经营方法,慈善超市是做不下去的,慈善超市的可持续必须平台化;
2.电商和大厂的社区零售,民政系统额外加过来的慈善负担,慈善超市只会比传统小超市经营难度更大;
3.慈善超市最大的价值不是“超市”这一功能载体,而是“慈善”这一符号载体
4.慈善超市的可持续运营,是不能靠出资方、运营方的持续输血维持下去的
5.慈善超市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和慈善基金会一样,需要平台化和价值多元化
6.慈善超市的转型,更可能的策略是精英化路线,而非平民化路线。这可能不符合道德洁癖,但符合社会逻辑
7.慈善超市需要更多的出店运营,依托自身的符号价值与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共建,会有明显的发展空间
8.慈善超市运营方需要的主要能力不是经营小超市的能力,而是做社会运营的现代服务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