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否存在——中世界之前的说法


created: 2024-07-01T09:56:33 (UTC +08:00)
tags: [哲学,时间,物理学,相对论,量子理论]
sourc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351437/answer/3076671744

author: 天一哲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已关注

时间到底存在存在,如果存在,其本质又是什么? - 知乎

Excerpt

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传统)时间哲学简介阅读本回答前,请读者先大致了解一下当代时间哲学,请移步:时间是…


本文所展现的基本都是我的个理解和观点。日后会发展论文发表,请勿转载。

[]

[]

_

引言

谈及中世纪时间哲学,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一、中世纪与当代时间哲学为何区别如此之大?

比如在中世纪,很少能找到与当代时间哲学理论相似的时间理论,比如现在主义、永恒主义、增长块理论,移动聚光灯理论等。

二、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传统将“时间”定义为“变化/运动的数/量”,究竟应如何理解?

中世纪时间哲学,基本都在讨论时间与变化/运动的根本关系,并聚焦如下三个难题:

(1)时间是否存在

(2)时间与变化/运动的区分,是现实区分,还是仅是概念性/心智性的区分?

换言之,时间与变化/运动,究竟是两个不同的现实事物;还是说,时间与变化/运动,其实是同一个现实事物,尽管在心智中被理解和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3)时间是单一的/统一的,还是殊多的?

_

一、比较中世纪与当代时间哲学

本文主要讨论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传统(也是中世纪时间哲学的主流学派),尤其中世纪阿拉伯传统中的时间哲学

[]

[]

中世纪时间哲学的根基,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四卷中关于“时间”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最先将“时间”定义为“变化/运动的数/量”。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奠定了整个中世纪时间哲学(至少亚里士多德传统)对于“时间”本质的基本理解。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揭示了时间与变化/运动的根本关联,在中世纪甚至可以说:变化/运动创造了时间。

而中世纪与当代时间哲学的最根本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正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定义有关。

在中世纪时间哲学中:无论时间真实存在与否,时间也只是“变化/运动的数/量”,时间在本质上依附于变化/运动。

“时间似乎比运动在存在方面更弱(weaker in existence)”,阿拉伯哲学中心人物伊本·西那(拉丁名“阿维森纳”,980–1037)如是说。

因此,即便时间真实存在,在中世纪也不适合将“时间”理解为一个类似于空间的“独立的维度”(independent dimension),进而将现实(Reality,包括现实的事与物,real entities and events)置于时间维度中、从一个完全的时间性视角(temporal perspective)出发来分析和理解现实

相反,在当代时间哲学中:从麦克塔格特(J.M.E. McTaggart)关于时间的关键论文《时间的非真实性》(“The Unreality of Time”, 1908)开始,当代关于“时间”这一概念的典型理解,正是将“时间”考虑为一个类似于空间的“独立的维度”、一个时间性的“序列”(temporal series or order),并将现实置于时间维度中、以完全的时间性视角来分析和理解现实

正因如此,在中世纪,很难找到当代时间哲学物理学中的四维“时空”(spacetime)观念,也很难找到A理论、B理论、现在主义、永恒主义等与当代类似的时间理论

因为这些当代时间观念理论,全都将“时间”理解为与空间相似的独立维度。

而中世纪则认为,脱离变化/运动来谈时间,便没有时间之可言。

那么,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定义究竟是否合理?应如何理解?

_

二、中世纪时间哲学(以阿拉伯传统为例)

以伊本·西那为例,简要介绍中世纪阿拉伯传统中的主流时间理论

这里挑选伊本·西那的晚期哲学精要《提示与提醒》(_Al-Ishārāt wa-l-Tanbīhāt_)中的两段关键文本,也是他关于时间的存在与本质的两个论证

这两个论证在之后的中世纪阿拉伯时间哲学中,影响极大。

(一)伊本·西那论证时间的存在

[]

[]

[]

[]

前提(1):每个“新生者”(即先前不存在而之后存在的东西,比如你和我,以及地球上的万物?),在进入存在之前,都有“先”——而“新生者”不在这种“先”之中存在。

前提(2):新生者的“先”,不与“后”共存。

这里伊本·西那是在考虑新生者进入存在之前和之后的瞬间:新生者在“先”中不存在,而在紧接着的“后”中,进入存在,因此“先后”不能共存。
这即是时间的“基本模型”:时间的“先后”永远不会共存。

前提(3):新生者的“先”,本身有“先后”的更新和流逝。

伊本·西那随后把时间的“基本模型”,应用到“先”本身;而不再局限于新生者“从无到有”的瞬间。
而在“先”本身之中,也是“先后”更替的。

前提(4):新生者的“先”,不是“无”。

伊本·西那解释到,“无”可以是“先”,也可以是“后”。
但“先”只能是“先”,不能是“后”。

结论:每个新生者的“先”,都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而“先后”在其中不断地更新和流逝。

_

通过这个论证,伊本·西那旨在证明:

每个新生者的“先”,都是一个其本身“不稳定的”(unstable)且“连续的”(continuous)存在者。

伊本·西那是在以新生者的这种“先”为例,来论证这种“先”的存在(因为这种“先”不是“无”),同时考察这种“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者。

而这种“先”即是“时间”的例示。但伊本·西那在这个论证中,尚未将“先”等同于“时间”。

他只是在论证这种“先”存在,而这种“先”不是“无”,那么它是一种怎样的“有”。

_

(二)伊本·西那论证时间的本质

[]

[]

前提(1):“更新”(renewal)本质上是一种“状态的变化”(change of state)。

前提(2):“状态的变化”,必然只能发生在“基体”(substrate/subject)中。

前提(3):每个新生者的“先”,都是一个连续体,“先后”在其中不断地更新。

这是论证一的结论。

前提(4):运动(motion),即是状态的“不断”变化。

这是“运动”的定义。“运动”是广义上的,不仅指“移动”(locomotion)。

前提(5):作为新生者的“先”的连续体,是可度量的,因为这种“先”有大有小、有多有少。

前提(6):所有可度量的东西,都是“量”(magnitude)。

结论:作为新生者的“先”的连续体,是“运动的可测量的量”。——这就是“时间”。

_

伊本·西那的第二个论证涉及很多亚里士多德哲学术语,比如什么是“状态”、“基体”、“运动”、“变化”、“量”等。

简言之,伊本·西那的论证思路如下:

论证一得出,每个新生者的“先”都不等同于“无”,是真实存在的;而这种“先”是一种连续体,其中“先后”不断更新。

但作为新生者的“先”的连续体,不能独立存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状态的变化”、“更新”。因此,它只能发生在某个“基体”中。

而状态的“不断”变化、更新,即是“运动”。由此,伊本·西那将作为新生者的“先”的连续体,与“运动”关联在一起。

不仅如此,作为新生者的“先”的连续体,是一种“量”、可度量,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这种连续体,即是“运动的量”。

这即是“时间”。

此外,在中世纪物理学中,所谓的“最高天”(the outmost sphere),做着永恒的圆周运动。那么,它最适合作为“时间”的基体。

最终,时间,就是由“最高天的运动”所产生的。

——这是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的另一个共识。
当然,这里也有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局限性,比如当时认为日夜变化由最高天的运动产生。

因此,时间在本质上依附于“运动”,是“运动的量”。

如果没有“运动”,则没有“时间”之可言。

_

(三)中世纪的“时间”,是一种“不稳定的偶性”

综上,以伊本·西那的两个论证为例,可见在中世纪时间哲学中,时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偶性”(accident),需要依附于“实体”(substance)才能存在

不仅如此,时间还是一种“在存在上很弱”的偶性,因为它的“不稳定性”(unstableness)。

这里的“不稳定”是指:“先后”不同时存在

“运动”是实体的一种不稳定偶性;而“时间”是“运动的量”;所以,“时间”依附于运动、是比运动更弱的一种不稳定偶性,甚至可以说是“偶性的偶性”。

_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世纪对于“时间”的理解与当代理解的根本不同。

在中世纪,“时间”的存在与否,我个认为只有“一线之隔”。

如果强调时间作为“运动的量”的“现实性”,即强调时间与运动的现实区分,时间则存在;

如果强调时间的“心智依存性”(mind-dependence),即强调时间仅是心智理解运动的一种方式(即“运动的量”、运动的大小多少),时间则在现实中不存在,而仅在心智中存在。

但无论时间存在与否,基于中世纪对“时间”的基本理解,都不可能像当代那样将“时间”作为“在存在上很强的”一种独立的序列或维度、并以单纯的时间视角来分析和理解现实

_

如果从中世纪视角来批判当代对于“时间”的理解,可以说:

当代的“时间”概念,只是基于中世纪所考察的现实“时间”的一种抽象概念、一种关于“时间”的幻想,以空间来理解时间,进而把“时间”误当作一种与空间相似的独立维度来理解和考察;

换言之,当代或许尚未定义清楚“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而“时间”的本质必与变化/运动相关),即开始考察时间是否存在。

更根本的问题,或许不是“时间是否存在”,而是“时间究竟是什么”。

_

那么,各位是更认同中世纪对“时间”的理解,还是当代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