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1.社会组织从业者,除了事业型、职业型,生活方式型可能更重要;2.社会组织不是第三部门,在中国其主体性是依附性、边缘性的;3.社会组织需要的不是横向的协会,而是纵向的产业生态;4.面向社会组织的培训普遍没抓住重点,专业能力并没那么重要,需要的是短链的筹资和交付的能力;5.社会组织统战,同样应该立足党建,社会资本是关键。(a:vim,d:220810)( #社会组织工作 #产业生态 #人才工作 .)++

其实也没说什么新东西,考虑到这些年行业基本上没什么发展,这些几年前的东西,现在仍然适用,可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适用。无它,有些发展阶段是跳不过去的,也是等不过去的,必须趟过去。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不好,党政的调性总体在收,这谷底状态,预计没个两三年,是没法触底反弹的。

为啥还要说呢,没法子。公益领域面临的问题,在现有格局内,是不可能内部突破的,没有空间,缺少基本面上的N多要素,必须外援,否则不管从业者想不想,都只能被动躺平,随波逐流

观点:必须要有得上游(体制内、资方)有得力的重量级号玩家入场,并且提供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才可能实质性的触底反弹。不然,慢慢的等大行情吧,这个过程对从业者而言,估计是蛮煎熬的。

补充(很重要,不能漏):6.社会组织未来的领军人才,大概率不是来自行业内部,多半来自上游的广义资方(有的、有权的、有名的、有能力的),不要觉得他们不能代表社会组织,相反,他们才是这个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