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会结束了,本来想做个总结评论。但是听了邓国胜同志的总结发言和历史回顾,我觉得不需要我评论啥了吧,相当的全面,角度和深度都杠杠的,而且显然是有着长期深入系统的观察研究的,和这种行动研究比起来,我这种闲话式的评论不说也罢。不过顺着邓教授发言的部分内容,倒是可以做一些延伸讨论,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对基金会的基于本质和功能的重新分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差异化工作——CFF需要,政府也需要,基金会自身可能也需要。(a:vim,d:211124)(#基金会 #公益 #行业生态.)

邓同志提到:中国的很多基金会,严格来说不算基金会,而是以基金会形式注册的民非而已,为的是注册方便、或者公募方便等原因。——这个确实是客观现实,事实上,还有很多基金会的本质是发起朋友圈、或者发起(尤其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各界精英)的公共事务办公室。

民政分类里,是把基金会视为“枢纽”的(与民非的“事的枢纽”以及社团的“枢纽”相区别),但现实中,基金会可以是任何一种目标枢纽,完全看发起想法资源

基金会和花基金会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金融机构,后者是项目公司——同时在现实中,后者可能往往更有,因为默认发起和他的朋友圈是会稳定的提供资金的,而前者还真不一定筹得到足够的,这两者需要的支持和管理显然是不一样的。朋友圈(社交)型基金会又是另一回事。

同时,基金会秘书长(负责)的性质也类似,根据实际角色和与资方的关系,有CEO型的、有办公室主任型的、有执行秘书型的、有家族代表型的,需要的支持和实际话语权也完全不同——再与个特质结合,这也需要差异化的开展工作赋能赋权或者开展合作

还是开场论坛评论里提到的,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问题,不在行业内部,而在行业之外。抽像一点说,这个不是管理科学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社会层面系统科学社会工程学的议题。作为行业枢纽政府管理者,工作重心需要前置和上移,工作升维,才能解决问题呈现层面的问题

最后吐个槽,好像许多小伙伴特别强调行业自身的主体性和价值观,这个也重要,但真的没那么重要。不同层面的组织需要面对不同层面的议题,个体价值层面、组织管理层面的东西都很重要,但对于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只是细枝末节——行业面临的是产业生态层面的问题,而且是宏观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政治学的共同基本面的问题CFF也好、民政也好,其它的行业枢纽也好,视角上移一些吧,在其位谋其政,多方合作,事情才有得破局。

补充提个小建议:目前的基金会的集体,说是一个行业,不如说是一个各类基金会主体的简单集合,很难一起提供统一的标准行业公共品的,如果不方便进一步细分了再做服务,至少可以考虑分条块、分重点的开展工作,比如分成面向不同类型基金的专委会/工委会的形式,可能更容易出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