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搞社科研究或者社会管理的人而言,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可能需要从面向过程转为面向对象,抽象出一半方法论的同时,洗掉观念预设、矫正主观形变,他们的常规性操作才能保证得较有科学性。当然,还是有少数牛人可以不必如此的,但根据我混迹各种学术会议或者工作研讨的活动经验,这类人的比例真的不高。(a:vim,d:221230)( #社会科学 #思维方式 #会议 #认知 .)

一般的论坛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再高大上的此类活动,场上的演讲对话都很没营养,基本上是以公关社交价值为主,专业价值大部分场子里可以忽略不计

这需要的不只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范式转换,而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底层的重构,我相信这个过程本世纪应该能基本完成

顺便吐个槽,我见到相当数量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社科方面的基础,还是20世纪前半页、甚至17-18世纪的认识论底子,加20世纪中后页意识形态的大杂烩,总体只能说勉强能用,但很难经得起推敲和追问的那种,稍微多问几句,都被一堆前置和预设的东西挡住了,往往也只能到此为止,多问只会得罪

在他们看来,往往是没有“满足条件”“兼容”这些概念的,很多属于科学的东西,在他们那里,直接用原则、立场、价值替代了,当然,有时候是利益,或者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