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vim 下的文章+
- 吐槽一下,翟东升同志也开始不干正事了,从硬核学术分享和问题分析,变成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宣导为主了——虽然观念层面上我是认同他的东西的,但这样真的不好:关注你是为了学习的,不是为了听你传道的…… Nov 02
- 虽然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是更好的社会功能与结构、经济效率与分配、以及政治治理和规范,但是我们不是一家社会企业,我们就是一家企业,只不过我们的营业场域和对象是社会,而我们的营业逻辑是社会工程,社会价值不是不重要,但它只是一种客观结果,不需要强调,只要按照逻辑框架来,只要事情作到了,该出现什么就会出现什么 Nov 02
- 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将人从神坛下拉下来,扔到市井里还他以人气,否则这不但是渎神,而且在将活生生的人做成观念意义上的木乃伊,是对人性的生祭。当这种情况经过社会化的发酵之后,得到的就是我们看到的现代性的酱缸,毫无意义的混乱,只因为,人不再把自己当作人,而视为神,而现代性的指向,其实是一种偶像的黄昏 Nov 01
- 道德是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价值观是观念人的一部分,于是,道德客观上是主观的。人的价值观必然与其立场和广义利益相一致,或者至少不相悖,否则,它会不断的调整自己以保持内在的同构性。于是,认识一个人,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对象,而非一个弱化的“神”;进而,对于涉及人的事情,人必然成为一种“手段”和“路径”或者“函数”,而非纯粹的“目的”——否则,人无法被理解,而这些涉及人的事情也无法解决 Nov 01
- 果然不行,即使白天什么都没做,晚上还是很难集中精力做事……不早睡早起,白天管理好时间,问题很严重…… Oct 31
- 我们的目标不是做公益 ,也不是搞什么社会企业,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探索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进行的社会工程实践,以及为此而开展的理论和方法论实验 Oct 31
- 有些事真的理解了,其实就是另一件事的另一种表象。比如有时候对别人批评的愤怒是你认同对方观点的一种呈现,比如低维世界的所谓基本力可能是高维世界的所谓属性,比如政治学所说的中国的行为联邦制和经济学讨论的地方政府的市场主体化和社会学讨论的社会重现某种意义上是同一议题 Oct 31
- 这个社会运转存在一个主干网络,主干网络的社会个体可以简单称为精英,精英的特点是对广义资本的实际控制和对这个主干体系规则的理解掌握。广义资本是马克思意义上经济资本、上层建筑等内容的一般性抽象表述。社会事实和经济活动通过这个主干网络形成大循环,并被进一步分流到子体系,也就是所谓的涓流效应。 Oct 29
- 人本思想最大的内生矛盾在于:[人本]本身是一个现象层面的观念,它立足的是社会空间,但它的自恰性源于客观系统、逻辑系统和观念系统的投影带来的现象性完备,这是一种非真实现。而在现实意义上,排斥社会的社会观念,纯粹逻辑指向必须走向反社会和无政府主义,这又和现代性反向。于是,人本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内卷的天坑,内生矛盾无法自我解决。 Oct 29
- 今天CFF的公众号上会发布对我的一个访谈,讨论关于疫情后基金会(及公益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大家有兴趣到时候可以看看。核心观点包括:1.疫情对公益领域的负面传导效应是中长期的;2.没有战略准备和竞争力基建的机构可能会休克;3.新冠和汶川带给业界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不要简单类比;4.基金会负责人需要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5.基金会的主体性取决于其自我赋权;6.政社合作做公益的原则……等等 Oct 26
- 矫枉必须过正,斩草必须除根。今年上半年批评的重点是自由主义,今年下半年的重点转向刨自由主义的观念基础[人本思想]。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容讨论的,我想明确地说:人人生而平等、私有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这些话都是值得被质疑和反思的,它们不但已经被滥用和原教旨化了,而且它们的立论基础也是需要重新讨论的 Oct 26
- 往事++ Oct 25
- 给统战和组织提的东西,倒是给点政治学的地基啊,都是行政业务层面的东西,对那些真正的硬问题没法子的……(a:vim,d:201025)( #公共管理 #咨询 #闲话 .) Oct 25
- 机构公众号上的文章又拖了,下周一定发出……不过不知道如果一篇讨论公益领域产业生态打造的文章,将近一半的内容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原理性分析,而且用的分析框架抽象度偏高,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下去……不过这种层面的思考和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没有地图和手册就进原始森林打猎,这不是去做猎人,这是去当猎物。 Oct 23
- 所有试图绕过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那种,不是共产党弄的那种)和党国同构的社会现实,简单套用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价值体系来描述和分析中国国家社会现实的尝试,都是读书读不透、思考不入流的,如果是大学社科方向的老师,可以先停职,直接要求重新读个博士学位再上岗——和意识形态无关,真的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基础性bug,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误人子弟 Oct 22
- 天真的公益人……怎么能这么单纯的觉得因为汶川地震启动了公益元年,就觉得新冠会带来自一拨的行业发展呢?这两者带来的社会变迁和行业发展基础完全不同啊:汶川地震带来的社会局部伤口,提高了行业的主体性,并将价值体系向业界做了调节,是利好;新冠带来的是整体性的内伤,社会组织不会被动的受益的,相反,基础不扎实、底子弱,在大病下是会死人的…… Oct 11
- 什么叫给政策?本质就是给权利空间,可以有更多的广义资本灵活的面对市场、社会和行政行系 Oct 11
- 资本让人自由。现代主流教育是为了人参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而准备的,对穷人和中产是现代化的船票,但社会化本身同时也是去自由的过程,所以,反对工业文明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中产的一种对自由的争取,但中产的本质决定了这种反抗本身是荒诞的,除非中产们愿意放弃现代社会的便利性,这显然不太可能——于是,只有资本才有机会让人自由,而且,也只是机会而已++ Oct 09
-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眼睛,他应该知道失去了什么;但是如果这人失去了自我,那么他就不会知道自己失去什么,因为他并不知道原本有什么。(奥利佛·萨克斯) Oct 07
- 做了一个很无聊的决定,计划以后主要用vscode来写稿子,语法格式用markdown,然后根据自己的标准,把文章里的一些概念和模型弄成自定义语法格式标注起来,有希望让文章除了内容外,在视觉效果上也花里胡哨起来~~~ Oct 06
- 合法性的故事到底该怎么讲:法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社会学意义上的合法性,还有伦理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是不是还有更多?——这是2015年3月6日问的一个问题,现在简单了,把“人”进行抽象为一类分析对象后,这个问题就有基础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有效解了,数学是一个好东西 Oct 06
- 客观的现代性的特点包括人与人的强联系和工业化支持下的现代生活方式,而主观的现代性的特点是:同时想要集体生活的便利又同时想要足够的个人空间,同时想要富足便利的现代物质生活又反对工业化对田园主义意像的覆盖——一言以蔽之,先进加矫情是现代性的基本特点 Oct 06
- 社会科学三大门派在中国的现况:社会学最理想主义,经济学最自我感觉良好,政治学最务实 Oct 06
- 沟通之前,先提出一个对方很难接受的预判作为沟通的基础基本上,这场沟通很难顺利。如果同时不断的强调这个预判。那么,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沟通,而是一次规训 Oct 05
- 关于富人思维的进一步抽象:所谓的富人思维,是一般性精英思维在经济维度实践的具象,大体上指的是相较于短期可见的主体性利益获得,更加关注社会系统性经济角色和分配关系中,如何获得一种结构性、持续性的优势地位和价值分配——它更关注系统运转及其相关规律如何与自身条件的结合和自我社会角色的营造++ Oct 05
- 计划是与创业型社会、创业型经济不相容的。计划是在给创业帮倒忙(彼得·德魯克)——这句话作一般性抽像解释,指得是:计划与确定性呈正相关,创业机构是一个弱确定性的系统里,计划必须有所节制。 Oct 04
-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其中的人都是强社会性动物,但因为现代社会将人从自然中解放了出来的同时,也越发加强了人对于社会的依赖,同时物质生活的保障,让现代人更有精力(但没有能力)去思考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所以,现代社会的人反而更不自由——或者说,自由本身是人的社会性的反动,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虚数,你无法用自然数的逻辑去理解它 Oct 04
- 所谓的现代性,与传统性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性需要回应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传统性回应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的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在比人与社会的关系单纯许多,前者无外乎生存,而后者关注的则是生活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相当的搞…… Oct 04
- 所有标榜“以人为本”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扯XX淡,因为“人本”本身就是反科学的。人性或者人格是什么?一个被各种曲面维度的片段织出来的透明的不规则球体,以它为基础看这个社会,一切都是扭曲的畸形存在——社会当然有它的问题,但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人格本身。不把人性本身祛魅,这个世界不会更好,只会变成一锅没洗干净的炖吊子。 Oct 02
- 每一个激动得说不出话,只会怒吼着“敲你妈”的孩子,都是这辈子折翼的天使,请爱护他,因为他就是你 Oct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