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益 下的文章+
-
蓝天救援是号称纯公益,不收任何费用,成员也没任何工资,我很好奇为什么有人加入++
Mar 28
-
当一个人开始想做好事时,一般他就不再会作恶了。
Jun 30
-
营销界所说的: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这一原则,大体上也适合公益筹资,都属于广义消费么。(a:vim,d:230509)( #营销 #筹资 #公益 .)
May 09
-
在公益领域干了这么些年,钱没赚到什么,收获的闲话和道德置疑倒是不少。尤其是在自己做一线机构的时候,也是干这一行的某种宿命吧。目前的策略是:干脆不提自己做的是不是“公益”,而是强调青少年成长和社会价值就好了,跟父母谈,再具体一点,就是帮他们带孩子干正事,以及能让他们随时掌握情况。(a:vim,d:230506)( #公益 #青少年工作 #教育 .)++
May 06
-
企业家公益不完全观察(a:vim,d:230314)( #公益 #家族慈善 #社会资本 .)++
Mar 14
-
私以为:公益产品设计,社会价值是方向和底线,资方价值是抓手和卖点。(a:vim,d:230301)( #公益 #产品设计 #价值 .)
Mar 01
-
这次医保改革似乎所有的个体都不满意,至少是网上发声积极的人几乎都不满意。也在情理之中,即使不考虑采样偏差,本质上,公益和私益很多时候就是不一致。公益提供的是系统性价值,私益追求的是主体性价值,系统优化的公益如果不覆盖当事人,甚至影响它的既得利益,这种公益很可能被其视为恶。(a:vim,d:230224)( #改革 #社会治理 #公益 #价值 .)
Feb 24
-
似乎,商界大佬牵头的公益平台,比较容易往政商俱乐部的路子上飞奔而去。也不是说一定有什么问题,不过总归有些遗憾。想知道,是不是场面上必须这么直接,不然会影响现实效果吗?(a:vim,d:230128)( #公益 #政商关系 #闲话 .)
Jan 28
-
向商界的朋友咨询产品设计,请他们帮着看看目前我们已有的面向精英阶层青少年的公益实践产品如何,毕竟他们要么是做这些人生意的、要么本身就是目标群体的一员。一个比较普遍的建议是:“标题里去掉‘公益’两个字吧,不然客户会觉得是免费的。”“对,有钱人也这么想,有时候他们甚至比普遍人更抠。”“有钱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花钱比普遍人更加计较,一定是要有回报的。”(a:vim,d:221209)( #公益 #社会心理 #创业 .)++
Dec 09
-
亲子公益里不能说没有公益的成分,但总的来说,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中国和欧美都一样,本质上是把体验式旅游和简历优化,用公益和慈善的名义讲了个故事而已。(a:vim,d:220927)( #亲子 #公益 #营销 .)++
Sep 27
-
那些给公益组织做战略的,往往自己的战略都不怎么清晰,这业务做得很没有说服力啊。(a:vim,d:220805)( #闲话 #公益 #创新创业 .)
Aug 05
-
昨日金句:哪有什么公益人,都是公益打工人。 评论:道德标榜后置一下,先把活儿做好做专业吧。(a:vim,d:220805)( #公益 #职业 #打工人 .)
Aug 05
-
线上研讨会《公益与我们的关系——不被边缘化的公益产业与公益参与》。聊一聊如何科学地理解中国公益的形成机制和(产业化)发展,以及做公益对正经人的现实意义和多元价值。(腾讯会议:800 827 391)++
Apr 22
-
筹资的本质是销售,公益事业的筹资也是,有时候还需要用到一定的投资逻辑。公益的道德价值这件事是次要的,准确的说,道德价值也是商品的定价标的之一@理解这个,筹资会顺很多。(a:vim,d:210824)( #筹资 #公益 #营销 .)
Aug 24
-
这半年为了推动我们面向“公益资方”的新业务,开始越过熟悉的公益领域和党政群团口,更多的与经济精英(以及他们的家族成员)开始打交道。这一轮轮的跑下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和他们谈公益——相比业界,他们反而更像纯粹的“公益人”。挺喜欢和他们谈生意的,只要大概的把生意的社会价值说清楚,然后能和他们自身的需求结合,基本上生意已经成了七八成。后面就是落地执行的事了。(a:vim,d:210815)(#社会创新 #公益 #生意.)++
Aug 15
-
干公益的人要少谈公益和道德,这是在为自己挖坑。因为很多人会“公益”解读为“free”,同时把“道德”强调为“牺牲”,一边把你放在火上烤、刀下坑,一边把你作为价值观耗材再感动的消费一次,如果在和你利益相关时架着你坑。淳朴得如你身边的好人一样。(a:vim,d:210614)(#社会,#公益,#人性.)
Jun 14
-
本土公益组织和境外组织合作的原则:(a:vim,d:210520)(#INGO,#公益,#国际合作.)++
May 20
-
公益对不同身份的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精英更关注投资,普通人更关注交易。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和观念的权利交易和共同性建构,对精英的效用没有对普通人那么大;有投资价值的公共事务,对于精英阶层才更有吸引力。于是,我们看到,普通人更愿意对希望工程、免费午餐捐钱,而精英更愿意给政府的扶贫工程和名校捐钱。(a:vim,d:210514)(#精英,#公共事务,#公益.)++
May 14
-
社会创新的城市调性:1.上海:一群大企业/政府背景的经理人/小老板在做小生意;2.北京:一群教科文政背景的知识分子在作项目;3.深圳:一群行业/资本/政府背景的社会精英在玩大的;4.杭州:一群中小企业/行业/政府背景的乡贤在找各种可能性;5.中西部大中城市:传统中国社会和行政主导的社群混合体;6.其它三四五六线城市:小市镇中产阶级结社模式。——简单粗暴的观察小结,没啥科学性,大概参考就好。(a:vim,d:210509)(#社会创新,#城市治理,#公益创业.)
May 09
-
任何一种社会层面的好事,如果没有考虑足够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而是一切以效率和主体权利考量,一定会卷起来,不太可能有例外——不过,前者往往没人买单,后者更容易赚到钱[抠鼻](a:vim,d:210507)(#创新,#公益.)
May 07
-
商业和公益,在组织经营层面是相通的,都是管理科学的范畴,并适当外延到微观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场域。只不过两者的外延,商业偏向主体权利,公益偏向集体权利。在战略制订和实施上,如果简化对外部性的考虑,基本没有区别。(a:vim,d:210507)(#公益,#战略.)
May 07
-
我们接下来的业务,虽然主要面是向精英阶层的公共事务服务,但党建和团建会永远是我们的项目方案中的主要构成要素,我们必须在确保工作有效性的同时,建立社会性的对冲机制,确保相关工作产出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这也是我们对于公益和社会责任的基线认识。(a:vim,d:215014)(#公益,#党建,#社会责任.)
May 01
-
利他和[公益]两个概念并不对应,它们不在同一个逻辑系统中,利他对应的是慈善。公益对应的更合适的概念是[公共性]和[正外部性]。(a:vim,d:210426)(#公益,#认知.)
Apr 26
-
用“好人”这个尺度来测量“慈善”,这评价标准就有问题,这是个流氓度量衡,只要这把尺子你用得足够多次,测量对象一定会“成为”“坏人”,而用这把尺子的人,基本上都是流氓,有没有自觉而已——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a:vim,d:210411)(#标准,#慈善,#认知.)
Apr 11
-
公益的存在:如何理解公益,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达成公益,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如何践行公益,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问题……(a:vim,d:210316)( #公益 #哲学 .)
Mar 16
-
做了一份不准备对外的调研报告,分析了一个典型的由政府推动成立的公益产业生态,在成立之后面临的客观情况和发展困境。在要素、机制、认识和环境都不成熟的情况,政府为了回应政策要求,在多个条线都有过此类工作布局,但缺少中观层面的公共品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起步就停滞,生命周期很难从起步期跃迁到成长期,组织化程度也往往停留在“团队-组织”层面之间——不能简单归因是谁的问题,产业生态升级,需要点配套的措施支持一下了。(a:vim,d:210312)(#公益,#产业生态,#行业发展.)++
Mar 12
-
公共品的供给需要对应的供给主体,而公共品对于不同的主体有多重含义,存在大量的假性相关,如果脉络不对,会无法实现闭合。说不上谁对谁不对,只能说,公益不好做,主体越多复杂度越高,还是商业相对简单。(a:vim,d:210208)(#社会创新,#生态.)
Feb 08
-
人为什么想做好事,为什么愿意参与公益慈善?原因很多,场面上的台面下的,随大流的有初心的,可言说的不可言说的……确实很多,但都无可厚非。想强调的是:绝不仅仅是集体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责任使然;也不仅仅是自由主义社会中,个体权利声张的道德修正……它源于人的存在本身,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的全方位自我实现的客观过程。(a:vim,d:210207)(#公益,#生活.)
Feb 07
-
怎么理解公益性呢?可以试着把客观的“公益性”和主观的“公共意识”进行映射,再把结构性的“公益事业”和主体性的“公共事务”进行映射,再在不同的组织化尺度上分析不同的“公共性/公益性”,很多事情就可以在一个总体框架下讨论了
Dec 26
-
十四五规划中,“慈善”一词只出现了1次,在“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中,表述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公益则出现了4次,主要强调“公益性”,面向:基础性服务、就业、教育、医疗,分别出现在第四“产业和经济体系升级”和第十二部分“民生和社会建设提升”上++
Dec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