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现象 下的文章+
-
从某些室内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原来有些人真的可以完全不讲逻辑,Ta只坚信Ta在某一瞬间想到的那个念头,什么证据什么事实都不可动摇。
Dec 06
-
共情这个词,已然成为PUA、精神控制、规训等重要社会技能的关键心理工具……(a:vim,d:211128)(#心理 #沟通 #现象.)
Nov 28
-
习得文武艺,货与资本家
Nov 27
-
一民营企业家这几年开印刷厂赚了好几百万,家里的姊妹哥哥弟弟都说想入点股,他不愿意,就连想去他厂里做事都推三阻四。他私下的说法是:“外人起码是人,亲戚绝大部份不是人,亲戚的钱不能亏,亏一分都要闹。盈利了他算入股的,亏损了他算借给你的,总之只能赚不能赔。请亲戚来厂里做事就是请了一个大爷
Oct 13
-
某化妝品富含H20因子,H20俗称水。
Oct 13
-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在医院里花掉60%的积蓄。
Oct 13
-
好看的皮囊经不起扫黄打非,有趣的灵魂又涉嫌账号违规。
Sep 24
-
我有一个病人,晚期癌症,在他女儿离开房间后,他大哭,因为女儿让他继续和病魔战斗,但他只想休息,平静离开。
Sep 07
-
只有救火的英雄,没有防火的好汉
Aug 31
-
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八成都是钱的问题;还有一成五,是要加钱的问题;余下的问题,可以试着用钱让它变成别人的问题
Jul 24
-
钱虽然难赚,但是容易花啊。
Jun 16
-
言之凿凿,立论煌煌;其心可憎,其行可诛……
Jun 14
-
干公益的人要少谈公益和道德,这是在为自己挖坑。因为很多人会“公益”解读为“free”,同时把“道德”强调为“牺牲”,一边把你放在火上烤、刀下坑,一边把你作为价值观耗材再感动的消费一次,如果在和你利益相关时架着你坑。淳朴得如你身边的好人一样。(a:vim,d:210614)(#社会,#公益,#人性.)
Jun 14
-
这年头,文化和反智经常肝胆相照,文明和野蛮经常如影随形,知识分子往往体现出一种受过系统训练过的愚蠢和傲慢,普通人也差不多,不过他们教化程度有限,表现出来的无知和自以为是会更朴素、天然、无公害一些。(a:vim,d:210613)(#人本思想,#社会,#知识分子.)
Jun 13
-
第34条规则(Rule 34):万物皆有色情内容,且没有任何例外。
Jun 11
-
有人目睹农村教育的落后,联系当下的社会环境,感叹了一下农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结果有人回“考证啊!”……
Jun 04
-
喜欢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人,经常表现得也很乌合之众……
Jun 03
-
谢谢,这不是我想要的事实。
May 27
-
躺平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无异于是在卖方市场时,买方突然不出价了。这生意没法做下去了,卖方的意见很大,交易所的意见也很大,不过,那该怎么样呢?
May 24
-
小人物死在大事上,大人物死在小事上
May 20
-
201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保罗•皮夫和他的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提到了七项研究,它们采取各种方法研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生活在上流社会的有钱人,其道德水准普遍比普通人低。原因可能在于:1.精英掌握着较多的资源,对于社群的依赖度较低,规则对其约束力相应的较小;2.普通人因为相近的处境,更容易理解其它人的难处。++
May 14
-
我不喜欢说什么“这件事情水很深”这种话,它不坏,但透着一种二的调调。每一次这句话的后面,都仿佛能看到一个小年轻,在那里秀自己对世事的洞见和卓而不群的洋洋自得,自带中二光环。真正的老油条可不会这么说,他们只会低调的旁观,然后做出总体中性的判断,以及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较为务实的决策,无关道德,很社会、很职业的那种。(a:vim,d:210513)(#社会人,#中二.)++
May 13
-
利用信息差赚钱,最大的盈利方式是欺骗
May 11
-
因为强者有更多的选择,选错了就是失败。所以身边如果有人会故意让你知道他学历背景的那些,往往反而是背景意外弱的那些,因为那正是他们成功的部分标注。
May 09
-
XX永远是对的,如果它错了,那它肯定不是“真正的XX”
May 08
-
Metoo这事,注定是一笔烂帐。如果真发生过什么,受害者很举证;如果啥也没发生,而是“自称的受害方”存心诬陷或者夸大事实,另一方也很难自证清白——旁观者呢?大部分也根本不在乎事实,只是想表达立场和借题发挥而已……怎么说呢,这事情一但提出,没有人能全身而退……也许还是以权威的信息为准比较适合吧……(a:vim,d:210506)( #metoo,#社会性别 .)
May 06
-
虽然“独立思考”在我这里一直是一个很显中二或者弱智的词儿,但眼见着它一路走上了“公知”这个词儿的道路,还是觉得可惜……这么多的好词儿,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掉到坑里了呢……可能所有道德化了的概念,必然被道德反噬吧……(a:vim,d:210505)(#概念,#污化.)
May 05
-
关于大数据有个很扯淡的设定,假设你是一个习惯给好评的买家,那么你收到残次品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因为在卖家眼中你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顾客,残次品优先卖给你,被投诉的概率是最低的。
May 03
-
水平接近的人,起点越低越牛逼
May 01
-
有些反思是想提升自己,有些反思是想提高自己……(a:vim,d:210426)(#反思,#心理.)
Apr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