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消费主义 下的文章
- 所谓的轻奢,对应的传统概念是穷讲究。 Jul 16
- 先成为,才能拥有。而不是因为拥有,所以成为。 Apr 17
- 很多人对GDP有误解,认为GDP等同于创造价值。事实上,GDP只是创造了价格。GDP计量的是流动性,它讨论的是分配端的议题,而非生产疫的议题。这个理解偏差,会导致很多严重的误判。比如,美国的医药产业占到GDP总量的17.2%,错误的理解会认为美国把17.2%的价值投入到医药领域,错的离谱,这么说美国人民不会答应的。(a:vim,d:221212)( #资本主义 #消费主义 #GDP #经济学 .)++ Dec 12
- 奢侈品牌消费,消费者被其他人视为上等人,才算有效消费,如果消费者被他人普遍视为傻x,这品牌怎么自抬身价也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消费者真是傻x,也算是能价值闭环的。(a:vim,d:220707)( #消费主义 #营销 .) Jul 07
- 昨儿个忍不住又怼了一下人,不过有进步,怼得很温和,总体上更接近提醒。原因是宝洁那个什么女性体臭的恐吓营销的文章,被某女士延伸到了“性征讨好”的社会性别性题。莫名其妙,宝洁叙事里的锚定座标明明是消费主义塑造的“女性价值”,根本不需要任何后续的延伸和男性角色的介入。(a:vim,d:220325)( #社会性别 #消费主义 #叙事 .)++ Mar 25
- 客户就是上帝,女客户就是女神,论证完毕,没毛病。(a:vim,d:220308)( #女性发展 #社会性别 #消费主义 .) Mar 08
- 母亲节。母亲节的原意是想感恩母亲,给她们放一天假。结果商业公司把它变成了一个赚大钱的日子。当初呼吁创立母亲节的人非常后悔,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撤销母亲节。 Mar 06
- 消费十诫++ Jan 22
- 消费主义的三个核心机制:1.创造消费需求;2.定义消费价值;3.控制消费速度。在此基础上,将人的社会存在装进特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过程中,并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循环。从而,建立了一种现代性意义上的类种姓机制,消费主义的价值标榜,本质上是一种奴隶的道德。(a:vim,d:220101)(#消费主义 #种姓制 #资本主义.) Jan 01
- 买东西,在搞满减,买200减50。我的第一反应是,MD,又涨价了1/3,这帮搞营销的孙子 这年头,看到搞满减的我都躲着走,因为这通常意味着:如果你买不足他们规定的那个数,就等于变相涨价——所谓的打折力度有多大,事实上涨价力度就有多大。(a:vim,d:211113)(#消费主义 #营销.) Nov 13
- 外面吃饭,一旦碰到某餐厅的描述里里加了:网红、创意、私房、健康、尊享、精选……立马就想躲得远远的——感觉这几个词等同于于说:欢迎傻X(a:vim,d:210709)(#消费主义,#中产税.) Jul 09
- 后备中产阶级 Jun 14
- 我觉得料理包是好东西,不过可能有人会认为吃这种工业化的产品,不精致的口味,体现不出人类应有的价值和尊严。觉得料理包是失败者和下等人的饲料,“真正的现代人”的生活中,应该充分体验由厨师和人类亲手做出的精致料理,否则就是人生巨大的失败,体现了人生的悲催,以及社会的黑暗和政府的邪恶。 Dec 18
- 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早买,越早买,到你死之前你就用得越久,平摊到每天就越便宜呢! Dec 10
- 消费主义经典语录,请认真学习 Dec 07
- 作为一个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身份的人,你必须藐视消费中功能性的东西,因为它不文明,它是你动物性的体现,非常低级,非常不现代,老古董、土包子、下等人才关注消费的功能性价值,因为他们是loser,必须和他们保持距离,不能有类似的行为模式,否则你和他们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消费[意义]才是现代人的终极价值——好,今天晚上12点,知道该干嘛了吧。(a:vim,d:201110)( #现代性 #消费主义 #闲话 .)++ Nov 10
- 为了断舍离,我们必须先学会消费,消费者才有资格断舍离,否则你就是单纯的穷。 Nov 10
- 都说钻石可以保值,想问下大家,有谁买了钻石后来卖掉然后收回了成本或者赚钱的么? Oct 25
- 护肤其实是一种玄学,你要是不用点超过自己经济能力的产品,就没点效果。 Oct 25
- 中产阶级是消费主义最主要的拥趸,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主要是通过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建构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层阶级更多的是基于血统、资产、权力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而中产阶级并没有显赫的门第或巨额的财富,因而往往需要通过品味、消费、格调、审美等文化要素来与他人进行区隔。(熊易寒) Oct 25
- 当代资本构筑的消费主义,最大的骗术就是构造一个伪平等感,即“伪阶级晋升感”:有钱人给女儿买一个大蛋糕,你也可以给女儿买一个大蛋糕,这样你和有钱人之间的阶级鸿沟就消失了——原本消除阶级鸿沟,这是一直以来的人类探索,只不过在社会主义语境里它的渠道方式叫做“阶级斗争”;而在资本主义语境里,它的渠道方式变成了“消费”。 Oct 06
- “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洗衣机、电冰箱、洗碗机等,除了各自作为器具之外,都含有另外一层意义。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着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好似一条链子、一个几乎无法分离的整体,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鲍德里亚) Oct 06
- “消费嗜好”和“消费主义”不是一回事:前者如宅男爱手办,他们是因为个人嗜好去高价购买小塑料人,但他是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主流的个人化的;而后者有两点不同,一是他们并不一定真的喜欢自己的消费内容,二是他们会将这种行为道德化和合理化 Sep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