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公知都是高校知识分子?++

好奇宝宝@知乎

知识分子公知,就不得不讲新中国几次整风运动。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毛主席在会上指出:“我们还有严重的缺点。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这些观点和作风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是不利于党内和党外的团结的,是阻碍我们事业进步、阻碍我们同志进步的。”

毛主席强调:“必须用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方法,大力克服我们队伍中的这些严重的缺点。”

这实际上提出了整风的任务。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明确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本意,是发扬民主精神,发动广大群众和党外士,向党提出批评,纠正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问题

毛主席对党外士寄予厚望,但是运动开始后,毛主席就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党外的民主士和知识分子们,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很少,很多都是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权利,甚至出现很多反动言论,如认为共产党搞“党天下”,提出“轮流坐庄”。

民主党派士卢郁文,在会上对一些过火的言论提出批评,竟然在会后收到匿名恐吓信。

在一些的煽动下,局面日趋失控,北大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引发铺天盖地的“大字报”。

对于当时情况,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在20多年后追忆说:“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那时候有的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这些现象让毛主席很警惕,他意识到,很多旧知识分子只是迫于无奈加入新中国,其思想并没有改造成功,仍然是右倾反动的。

诚然,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长河,知识分子都是依附于统治阶级。到了近代半殖民半封建时期,他们大多数又依附于买办地主阶级,仍然是人上人

中国成立才短短几年,他们怎么会甘心和无产阶级平等

当时党外的知识分子,都是成长于民国时期,接受的基本是西式教育政治思想上普遍亲美恐苏,对我们“一边倒联苏”的政策颇多指责,对国家政策施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毛主席迅速作出判断,认为这是一场思想上的阶级斗争,必须打赢这一仗,不然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危险。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于是三反运动转向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好比一根弯了的竹子,你想扳直,那么扳到正中间是不够的,考虑到惯性反弹的因素,你必须往反方向扳弯一点才行。

反右扩大化之后,确实有一些无辜的知识分子被冤枉,给国家造成损失。

1958年夏,整风运动结束。

很明显,这次运动中途偏离方向,有点虎头蛇尾,并没有达到目的。

这就为下一次十年运动埋下了伏笔。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整风运动是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那次整风是十分成功的,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之后,整风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

但是建国后1950年和1957年连续两次整风运动,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面对的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延安整风,当时党内党外情况都比较简单,涉及范围主要就是苏区,党内目标一致,革命斗志昂扬,个人腐化现象也不多;党外主要是苏区革命群众,都是经过了较长时间思想教育了的,思想统一觉悟较高,所以整风运动非常顺利,没有多少阻力。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

党内,很多人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了,失去了奋斗目标,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开始抬头。

底层人民群众,大部分是属于原来国民党统治区,并没有受过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党外,上层的民主人士以及资本家,大部分是统战过来的,自身缺乏共产主义信仰,很多人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风吹草动就蠢蠢欲动(比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民主士、知识分子张东荪,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害怕打输,竟然私下和美国特务联系,把抗美援朝的计划和国家核心机密交给司徒雷登)

连续两次整风运动,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结果,毛主席可能认为单纯的整风运动已经不行了,需要一场更彻底的革命,公开的、全面的、自上而下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各种阴暗面,才能解决问题

那就是文化革命

而在接下来的十年文化革命中,又有更多知识分子受到冲击。

纵观建国后的每次整风运动,知识分子几乎都是改造的主要对象。想一想这个群体历史的荣光,对比一下在新中国的地位和遭遇,心怀愤恨者自是不少。

现今高校的知识分子,有很多要么是当年被批斗者的后代,有的是其学生思想难免会受影响。

毛主席是建立我们国家体制的核心领导,对他个的怨恨和攻击,很容易就会转变成为对体制的攻击,就成为所谓的“公知”。

我的宗亲群里就有一位老宗亲,退休教师,出过几本书,也算是知识分子,其父当年就是被批斗的右派,很显然他就铭记于心,三天两头在群里转发那些批判WG的文章,但是从没有引起过讨论,大家基本都装作没看到。

有时候他发的太频繁,也有会转发一篇深度“粉红”的文章暗暗回应。

要讨论公知的产生原因,就不能避开这段历史

我们今天评价这段历史,容易陷入两个极端。

一部分,认为错误很小甚至没有错误,这是不客观的,也对当时被冤枉打击的公平

另一部分,则借此错误大肆攻击,歪曲事实,说发动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异己、树立个人权威,甚至彻底否定毛主席的功绩。这些里面,应该有不少就是当年受到打击的知识分子或者受他们影响的

毫无疑问,毛主席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之一(或许可以去掉之一),但他毕竟也是,也会犯错误。他所领导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自己走出一条新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是他们敢于自我批评,知错就改,所以能一直进步。

有人就说,中国共产党的老师不是苏联么,怎么还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差别是很大的,要说清楚篇幅太长,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说两点。

首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苏共党内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了,甚至中共1957年之所以开展整风运动,都有与苏联划清界限清除其影响的目的。

其次,苏联革命相对中国来说,顺利很多,阶级仇恨没有那么深,列宁斯大林等很多苏共高级领导人都多次被流放,最后还能东山再起领导革命

反观中国呢,别说共产党高级领导,被杀了一茬又一茬,哪怕只是一般党员,只要落入国民党之手,很少有逃出生天的机会。据统计,从1927年412事变到1928年,蒋介石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达33万多,到1932年,超过了一百万。十年内战时期杀害的老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很多红军战士都有亲人被杀害,大将徐海东一家被杀害66人,其中27个近亲,39个远亲,他家乡整个黄陂县姓徐的几乎被杀光了,连婴孩都不放过。

这个阶级仇恨是非常深的。

中国成立后,当时阶级对立还非常严重,很多工农群众包括党内干部,对善待原来属于国民党阵营的人士都不能理解,“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这样的话广为流传,所以当运动扩大后,很容易就会释放出这些对立情绪,这些都是导致运动扩大化的一个客观因素。

全文完。